长城作文(3篇) 长城(1) “万里长城永不倒”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想起雄伟的万里长城。 XX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长城全长约12600里。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长城作文(2) 长城 修筑长城的时间是漫长的,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到公元十七世纪明朝止,前后花了二千七百多年,它的总长超过五万公里,真是一条长长的“飞龙”啊!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登上那雄伟的长城,我们爬啊爬啊,爬了很久,终于到达长城的顶上,我四处遥望,啊!四处是青色,高大的山,往下一看,呀!下面的人如蚂蚁,车如七星瓢虫,这时我想起妈妈曾对我讲过的故事:长城是很多很多年前,劳动人民用自已的双手,将一块块大条石一块块地扛上去的,为了这巨龙似的长城,不知多少老百姓牺牲在修筑在长城的路上,失去了亲人,想到这儿,我的泪水早已蓄满了我的眼睛,我真的很敬佩这些劳动人民,因为他们有一种献身的精神。 长城真的像一条“巨龙”,真的很雄伟! 长城作文(3) 今天我们高高兴兴的去长城,可惜,下起了毛毛雨。 到了那里,我们看到了有一句话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意思是来了北京,没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子,嘿嘿,我就是好汉子了。 可是,因为下雨,很多人都买了雨衣,人又很多,所以都成了蓝汉子了,真好笑。长城好长好长,我和爸爸妈妈爷爷都爬到最高峰,爬长城人山人海,不过,没有出现争先恐后的人群,真是太好了。 还有,花木兰就是长城拍的,那时候因为下大雨,很大雾,所以往下看很可怕。今天爬长城虽然很累,但是也很开心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59b1ab8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