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蜘蛛丝》中蛛丝的寓意

时间:2022-07-21 00:35: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蜘蛛丝》中蛛丝的寓意

作者:卜小恬

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1



○ 卜小恬

(山东工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蜘蛛丝》是芥川龙之介发表的第一篇童话,也是日本儿童文学史上的佳作。蛛丝出现数次,贯穿全文,通过对“蛛丝”的层层分析,来揭示其所蕴含的深层寓意。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犍陀多;蜘蛛丝;寓意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1-0064-02

芥川龙之介,日本大正时期著名作家,1915年因发表作品《罗生门》而一举登上文坛,成文学界的一颗新星,后又发表《鼻子》、《地狱变》、《丛林中》等一系列作品,备受世人瞩目。芥川的作品篇幅短小,取材新奇,语言精练,情节新颖,文笔冷峻,因此他本人被看做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人物。芥川在短短十二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随笔、杂文、童话等,被日本著名作家佐藤春夫称为“集大正文学时代文学精神于一身的文学家”,是“大正时期的象征性人物”。

《蜘蛛丝》发表于1917年,是芥川八篇童话作品之一。大正初期,芥川龙之介的同门前辈铃木三重吉认为当时儿童杂志的并不适合儿童,遂创办了儿童读物《赤鸟》,并邀请当时的名家进行通话、童谣的创作,芥川也是其中之一。在接受铃木三重吉的约稿后,芥川创作出《蜘蛛丝》,刊登在《赤鸟》的创刊号上,后受到了铃木三重吉的好评“芥川龙之介在世间受到人们欢迎是理所当然的。”[1181-182《蜘蛛丝》不仅是芥川龙之介儿童文学的佳作,在日本文学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蜘蛛丝》的梗概

某日清晨,在极乐世界莲池附近散步的释迦牟尼看到了生前杀人放火的强盗犍陀多在地狱的血池中挣扎,回想到犍陀多曾经放生过一只蜘蛛,释迦牟尼便大发慈悲想给犍陀多一次机会,于是将一根蛛丝投入地狱。正在苦苦挣扎的犍陀多看到从天而降的蛛丝喜出望外,用尽浑身力气沿着蛛丝向上攀爬,希望能够逃离地狱甚至登入极乐世界。但在中途休息时发现其他罪人也源源不断地尾随其后,吃惊、愤怒的犍陀多吼道:“喂,你们这些罪人!这蛛丝是我的,谁让你们爬上来的?下去,快下去!”话音刚落,蛛丝便啪的一声断开,犍陀多又重新掉入地狱的血池中。

二、“蛛丝”所蕴含的寓意

作品的题目是“蜘蛛丝”,并且在作品中蛛丝也是数次出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蛛丝到底有何寓意及内涵呢,下面让我们分析探讨。

(一) 因果报应的循环

犍陀多是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江洋大盗,唯一做过的一件善事便是放生过一只蜘蛛,正是念及这一点,释迦牟尼才派了蜘蛛去救他,向他伸出了一根蛛丝。佛教中有“因果报应”的说法,认为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做了善事会得到好报,做了恶事会遭到报应。人死后,


生前行善的人课步入极乐世界,而作恶的人便会下地狱。地狱也是有等级层次的,共十八层,根据生前所犯恶行的不同程度而被投入相应的层次,十恶不赦的人便会被投入“十八层地狱”,而犍陀多一生都在作恶,仅仅做过放生蜘蛛这样一件小小的善事,所以受困于血池。血池,在作品中是地狱的最底层。犍陀多本该为他犯下的滔天恶行付出代价,在血池中像只“濒临死亡的青蛙”一样时沉时浮,受尽折磨。

然而,尽管犍陀多做尽坏事,但毕竟还是一时发了善心将蜘蛛放生,他的这一小小善举为自己脱离血池带来了希望,蛛丝正是希望所在。放生蜘蛛看似微不足道,尤其是犍陀多犯下了无数罪行,但是在释迦牟尼看来,不管是多么罪恶深重的人,只要他还有一颗慈悲的心,就会给予他与世人相同的机会来救赎。[1181-182犍陀多获得了一根蛛丝,有了脱离苦海的机会,正是受益于他那一小小的善举。这也是他种了善因所得的善果,因果报应的一种体现。

当犍陀多看到黑暗中有一根银色的蛛丝垂到自己眼前时,喜不自胜,拍手雀跃,虽然他并不知道这根蛛丝的来由,但想到攀着这根蛛丝便能从血池中脱身,幸运的话,甚至可以升入极乐世界,再也不会驱之上刀山,也免受沉沦血池之苦,便迫不及待地牢牢抓住蛛丝,用尽全力向上爬。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如此下去犍陀多或许真的能够脱离那黑暗阴森的血池,但当他筋疲力尽少稍作休息时,忽然发现在蛛丝的下方,数不清的罪人密密麻麻的如队伍般沿着蛛丝向上攀爬时,一切都变了。当犍陀多向下面的人暴吼着让他们滚下去时,蛛丝啪的一下断开,犍陀多又重新落入血池之中,只有极乐世界的蛛丝,闪闪地发出微微的光。

当犍陀多看到其他人也攀住蛛丝向上爬时,十分吃惊和恐惧,像傻瓜一样大张着嘴,只有眼睛一个劲地转。他之所以恐惧,是因为一根细细的蛛丝即使支撑犍陀多自己都已是摇摇欲断,又如何承受得住成百上千人?自己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将要逃离,蛛丝一断,岂不又要重受血池之苦了吗?之所以吃惊,是因为他认为垂到自己眼前的蛛丝是他的私有物,而不是所以人共有的,就像他吼道的“这蛛丝是我的”,自始至终,犍陀多考虑的只有自己。也正因为他的这种利己主义,蛛丝才会从他攀爬的地方断裂,他又一头栽到黑暗的血池中去。

身处地狱之底的犍陀多得到极乐世界的一根蛛丝,获得脱离苦海的机会,源自于它放生蜘蛛的一个善举,而重新落入血池受地狱之苦则是因为他的自私自利,这正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的体现。

()象征的意义

犍陀多在血池中呑呐吐噎、饱受折磨时,从天上垂下一根纤细的蛛丝。犍陀多便是顺着这条蛛丝,试图逃离血池,“他迅速地用两手紧紧地抓住蛛丝,用尽全力开始向上攀爬”。看到这里,读者不禁为犍陀多捏了一把汗。蛛丝是何等的纤细,能承受得住犍陀多吗?纵然这不是一根普通的蛛丝,是释迦牟尼从极乐世界垂下的,但归根到底还是蛛丝,真的坚韧无比吗?为什么不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犍陀多呢?无论怎么看,蛛丝都让人感觉太纤细,太摇摇欲断了。

在这里,之所以是投下蛛丝,是因为犍陀多曾经一时心软放生过一只蜘蛛。除此之外,蛛丝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象征作用。正如作品中提到的,犍陀多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大盗,杀人放火,做尽坏事,放生蜘蛛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善举。和一生所犯下的罪行相比,一次行善本就微不足道,更何况虽未的善举仅仅是放生一只蜘蛛,相比之下更是微乎其微了。垂下的蛛丝的纤细正是象征了犍陀多善举的微小。地狱中的人都是生前作恶的人,而地狱之底的血池中的人更是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的人,犍陀多正是其中的一员。如此一个犯下滔天罪行的人,仅仅救过一只蜘蛛,那么这次来救犍陀多的便是这蜘蛛了。深处极乐世界的蜘蛛要救万里之外的犍陀多便只能通过蛛丝,纤细的蛛丝正象征了犍陀多善举的微小。

(三)暗示作用




《蜘蛛丝》描绘了极乐和地狱两个世界。在极乐世界里,盛开的莲花洁白如玉,花香扑鼻,香气四溢,莲叶如翡翠,池水晶莹剔透,是一个如诗如画般污垢安乐的世界。而在地狱世界最底层的血池,阴森幽暗,偶尔影影绰绰,暗中悬浮着刀山剑树,一派阴森恐怖的景象。光明静谧的极乐世界与黑暗绝望的地狱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两个世界并非是毫无关联的。从极乐世界的莲池便可将血池的诸般景象尽收眼底,换言之,莲池下方便是地狱世界。

而连接两个世界的便是一根蛛丝。这跟蛛丝从极乐世界洁白的白莲之间缓缓垂下,到达血池之中,将相隔几万里的两个世界连在了一起。犍陀多欲攀着蛛丝脱离血池,甚至到达释迦牟尼所在的极乐世界,可是,一切会如此顺利吗?就像作品中描绘的那样“地狱与极乐之间,相隔几万里,无论多么焦急,迫不及待,都无法轻易地爬到上面”。即使没有其他任何因素干扰,犍陀多也未必能够到达蛛丝的另一端——极乐世界。虽然犍陀多身为大盗,善于攀爬,但也是“过了一段时间,有些疲倦了,便停住稍作休息”,几万里的距离尤其是轻而易举便能跨过的?更何况释迦牟尼向犍陀多垂下蛛丝是为了考验他,给他一个脱离苦海的机会,但能否抓得住就要看犍陀多能否经得住考验了。在佛教世界里,佛祖和其他得道者经常会通过“点化”来帮助一个人,而不是直接对其施以援手,救其于水火之中,作品中的蛛丝正是释迦牟尼点化犍陀多的工具。

犍陀多若想达成心愿,必须经受住考验,这个考验就是他是否怀有同情心、慈悲心。作为一个江洋大盗,犍陀多干着杀人放火的勾当,一生中只有一次慈悲为怀。因此,对他来说这个考验就十分严峻了。有学者认为,跟在犍陀多后面攀爬的罪人们根本就不存在,只不过是犍陀多利己主义所产生的幻觉,笔者倒认为,那正是释迦牟尼对犍陀多的考验。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犍陀多都很难逃出血池,更不用说升入极乐世界了,这根纤细的蛛丝正暗示了犍陀多被救赎的希望的渺茫。

三、结语

《蜘蛛丝》是芥川龙之介儿童文学的一篇代表作,全文由“极乐——地狱——极乐”三个篇章组成,而蜘蛛丝是贯穿于其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存在,具有象征意义,起到了暗示作用,从中也能够看出“因果循环”的思想,把握“蜘蛛丝”的深层含义对我们理解和鉴赏作品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M.郭林秀.试论芥川龙之介小说《蜘蛛丝》中的思想内涵[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11.

2]伯仲.论芥川龙之介的儿童文学创作[J.日本学论坛,19993.

3]石梦星.《蜘蛛的丝》中的因果循环思想[J.科教文汇,20109.

4]武凤娟.浅析《蛛丝》中的利己本性[J.现代营销(学范版),20117.

5]冯裕智.对人性的考验——论芥川龙之介的《蜘蛛之丝》、《魔术》和《杜子春》J.文学界(理论版),201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5d9cc1a99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