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故事

时间:2022-12-07 10:34: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与书的故事

说来惭愧,我与书的缘份实在是浅。小学六年没有看过一本书,连书皮也没见过。可能见过,但也没有注意。当时也没觉得缺点什么?一则是学校里没有课外读物的踪迹,老师也从不提,我们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之类的话。农村家长的觉悟就更低了,断然不会允许孩子看一些闲书。二则是试卷上的题目,绝不会像红杏一样伸出墙去。就这样,本该浸润在书香中的童年虚晃而过。现在,我关于童年的回忆,全部淹没在吵闹声中,即使搜肠刮肚地想也找不出一丁儿与书有关的事儿。

上初中时,我提着二盏大红灯笼走进了高照中学,学校的墙壁上醒目地写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对于从来没有尝到读书甜头的人来说是理解不了的。就像香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这几个字,只有深受其害的人才会认为其言之凿凿。加上功课跟不上,老师起早摸黑地补,看课外书就成了一没兴趣,二没时间的事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书有了一面之缘。初三时的某日,我与同学去班长家玩,上楼发现他正拿着一本书在看,时隔至今,我依然清晰记得,他那如痴如醉的神情。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他的房间里散落着各种各样的“闲书”。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明摆在我的眼前——如果你把时间给了阅读,就会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怪不得班长所写的文章像流星划过夜空,总会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我们惊叹!他对问题的看法好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那么高人一筹,让我们望尘莫及。这次意外造访,让我朦胧地感觉到: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为何自己的这条思考之船,没有扬帆启航,总是停留在老地方,原因就在于缺乏阅读。

后来的日子,我也常借些书来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可中考迫在眉睫,只有浅尝辄止。进入师范后,读闲书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生怕落后,一借就是四五本,常常挑灯夜读,可那时流行看武侠小就、言情小说,看一些后,只是空记了一些像“隆龙十八掌”之类的招式,与己用处实在不大。在师范的第三年参加了学校里的文学选修班,并非是对文学的钟情,只是觉得格外好听,犹如在听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庄子心得一样。钱钟书的《围城》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喜欢上的。读了之后,真被他那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艺术所折服。他对人物内心的洞察,对世态炎凉的冷嘲热讽,对人生哲理的探究,都让我感到新奇与刺激。使我这颗再安份、平庸不过的心有了一丝骚动。激起了我对未知的探寻,对自身语言的锤炼,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如果说,我后来的文章有所进步的话,这都得益于《围城》这本书。《阿Q正传》也是我喜欢的一部作品,阿Q的不幸与不争,让我又怜又恨,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经常在为阿Q寻找出路。可又一


想在当时的环境下,像他那样的人果真是无路可走了。后来又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丰子恺的随笔记。总之30年来读过的课外书就只有这样寥寥数本。

虽然有时也临渊羡鱼,但一回家就又忘了织网。唉!真是无缘对面手难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713d9fd770bf78a6529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