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12 回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第 12 回读书笔记篇一 《三国演义》既是一本历史小说, 又是一本智谋大全。其谋略内容的丰富,运用谋略时手段的高明,在 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三国演义》的谋略中,将计就计是很重要的一项谋略。 将计就计是根据对方的谋略而制定一套相应的计谋, 以达到打败 对方或消灭对方的目的。 将计就计包括两个计谋: 一是别人设的计谋, 想陷害你; 二是你识破了别人的计谋,再设一计来打垮对方。在《三 国演义》中,将计就计的事例很多。 在第十二回中, 曹操中了陈宫之计, 进了濮阳城被一把大火烧得 大败。回寨后,他手下得大将拜伏问安,曹操仰面大笑说:“我中了 匹夫之计,我必当破之。”于是曹操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令只将 计就计:诈言我被烧伤,已经身死。布必引兵来攻。我伏兵于马陵山 中,候其兵半渡而击之,布可擒也。”于是令军士挂孝发丧,假说曹 操已死。曹操死了的消息一传出来,早有吕布的密探报告给了吕布, 于是吕布大喜,自以为自己的计谋已成功,于是立即点起军马,杀奔 马陵山来。刚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吕布大败。亏得吕布勇 敢,才免一死, 吕布曾设“火烧曹操”一计,目的是想烧死曹操后再 袭击曹营,可谁知曹操只烧伤并未烧死,曹操想报复吕布,于是将计 就计,就吕布的计再设一计,放言自己已死,中了吕布的计谋。吕布 自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于是出兵攻曹营,结果大败而归。 将计就计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方用计,自以为很聪明, 当得知敌人已中自己的计后, 就对敌人失去了警惕, 因而对敌人再生 的一计失去思想准备。 在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犯吕布的错, 一次考试成绩不错就得意忘 形、趾高气扬, 而第二次考试却成绩一落千丈,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 避免因骄傲而成绩下跌, 要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 决不能因为一 时的成绩而失去其他的,这也是其他同学成绩不稳定的原因。 以后我一定不会犯吕布的错, 尽力克服骄傲的坏毛病, 做一个成 绩优秀的学生。 三国演义第 12 回读书笔记篇二 第二次的濮阳之战曹操收到一封 信,自称是濮阳百姓,受不了吕布的残暴统治,于是同曹内外夹击。 曹操觉得此事可行,就算是计谋,也拿他无可奈何。郭嘉,刘晔等人 均反对,可曹操执意。 ( 这也估计是曹操的命吧,一次小的教训不接受,最终在赤壁收 到同样的两次,一次蒋干被反间计,一次是阚泽传周瑜和黄盖的信, 可能命运如此吧 ) 于是进去之后,被火阻断去路,幸得自己手下强将 多,又很忠心。才死命救出曹操。由于双方粮草缺少,曹操便暂时离 开濮阳郊外去了别处 (具体哪里记不得了 ) 去拿粮草,并且收的许褚这 员猛将。 第三次濮阳之战, 此次曹操做了充分准备, 而且上次那位商人见 物品被烧,心中怀恨,变等吕布军全部出城之后,关闭城门,曹操 6 员大将围攻吕布,呵呵,这还为吕布留下了好名呢,吕布独斗曹军 6 员大将,最终曹军去得胜利。 三国演义第 12 回读书笔记篇三 大意概述:徐州牧陶谦因为病重, 不得不决定传位的事情, 而由谁来指掌徐州, 关键着徐州的生死存亡, 为此,在第三次提出要将徐州交付刘备时,刘备答应了,这就是注明 的三让徐州。 出自: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在第十一回中,文:三让徐州吕布破曹操,已经是两让徐州,而 曹操因为被吕布偷袭,导致大本营丢失,不得不放弃徐州,表面上给 刘备一个人情,实际上是因为后方出事。 主要典故:三让徐州 主要人物:刘备、曹操、陶谦、吕布、糜竺 主要事件: 1 、刘备接收徐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徐州牧 ; 2 、曹操用计引诱吕布出城,不想吕布不听陈宫计,执意出城追 击曹操,不想遭遇埋伏,兵卒损失巨大,陈宫建议投靠刘备,随后濮 阳城被攻破,曹操复得兖州。 启示:武夫始终只能当将军,吕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只有有勇 有谋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或者用谋略去驾驭勇者,例如:西汉时期 的刘邦。如吕布此类,难以成就大事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9a43207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