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导读

时间:2022-08-19 20:19: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点导读

作者:李红灯 付饶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5年第4



美点赏析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由于类型的限制、主题的侧重,往往在修辞技巧、语言风格上表现出鲜明的差别。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当然,这样的概述放置到语言艺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洵是确当之论,但在文学形式多元融合的今天,并不是“唯通才能备其体”,散文这一文学载体,就可以同时兼具语言之典雅、说理之透彻、记叙之平实、修辞之富丽。

“形散神不散”一语,是对散文写作特点的集中概括,看似散漫不羁,实则绵密有致,散文正是在这种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法中,实现了形式与内涵的高度融合。简而言之,散文的“散”可以理解为叙事转换的急促,意象展现的多彩,语言表达的自由;而散文的“不散”,则是作者谋篇布局的严谨,中心思想的明确,以及宏观主旨的清晰。杨春山的作品《水稻的谦卑》,可谓深得散文创作之三味。这篇散文,从自然意象“水稻”出发,最终落脚到对“谦卑”这一高尚品质的礼赞,深刻的人生哲理,抽象的社会思考,经由一系列巧妙的形象构建、符号赋意,得到了完美呈现。全文表达哲思的过程,并不显得生硬无趣,枯燥乏味,相反,让人有咀嚼橄榄,余味无穷之感。透过这一作品,可以从中窥见散文实现情景融合、理物共通的若干机理。

一种自然物,在物理学家眼中是排列各异的元素,在生物学家看来是形态不同的细胞,只有到了文学家的笔下,才会被赋予丰富的寓意,并寄托着赤忱的情感。以骐骥比勇士,以鲜花喻佳人——某种自然物,总是被人们约定俗成地附加上特定或固定的意义。水稻这一意象,由于中国传统稻作文化的影响,在人们的审美体验中,通常与“勤劳”“收获”“乡土”等含义相关。《水稻的谦卑》一文,则独辟蹊径地将水稻与“谦卑”发生关联。在作者的文化视野内,水稻贴紧土地的姿态,朴实无华的形态,以及对乡村的默默坚守,都可以解读为一种宿命的、自觉的、伟大的谦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水稻,其意义的获得,正是作者将自然意象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水稻的自然状态被逐渐抽离,与之对应的文化涵义则被突出、放大和发挥。因而,最终在读者眼中,仿佛忽略了水稻郁郁葱葱之表,而只看到它那谦虚质朴之实。

难点指津:

美学大家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提到过移情的作用:人聚精会神观照一个对象,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水稻的谦卑》就较好地运用了移情的原理,让哲理的表达显得熨帖自然。例如,文中写夏天月夜的稻田,抓住其静谧的特点,将其比作“穿着一袭绿裙”的“淡雅的女子”;写秋日清晨的稻田,则突出其丰盈的特点,以守望家园的“朴实农妇”作为喻体,为后文阐述水稻与乡村的关系埋下伏笔。再如,文中艺术化地表现春种秋收的过程,“犁铧和镰刀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让土地和水稻感受到一种锐利的痛楚”,相信当读这段话时,读者也能真切地感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痛楚”。移情手法的使用,不仅让文章中水稻的意象更加丰满,还使得文本外的读者也被引导和调动到作者所营造的审美情景中。

“说理忌泛,抒情忌滥”,观点表达能否入理,情感抒发有无节制,往往决定着一篇文章的成败。孔子评价《诗经》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平实的文风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情与理在文章中的表现,都必须处于具体意象所设定的范围内,否则,就难免会沦为矫情和歪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582f06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