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佚学 一、辑佚 辑,指搜集、编辑;佚,指散佚。辑佚就是将佚书(佚文、佚诗)现存的片断材料加以搜辑、整理,最大限度地恢复佚书(佚文、佚诗)原貌的文献整理工作和方法。 辑佚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原来就有一个独立的文献单位;其二,这个文献单位现在不存在了或有缺陷;其三,客观上存在着可辑的内容或资料。 辑佚具备两个特性:其一,还原性:力求全面真实地恢复原有文献模式,尽可能按照原书的顺序排列好,不是主观地创造一个模式;其二,可辑性:即上述第三个条件。 以上三个条件、两个特性表明:辑佚的定义是很严格的。 辑佚又分为三个类别:其一,辑佚书:或者是全书亡佚,或者是部分散失;其二,辑佚文:对单篇文章的辑佚;其三,辑佚诗:对单首诗词的辑佚。 辑佚与辑录、拾遗的区别:辑录是指后人将某一时期、某一方面或某人散见于群书的资料节录成册,为研究者提供方便。所谓拾遗,即拾补、补遗。在整理某方面或某人某部著作时发现有失收的材料,遂补加进去。举例:乾隆时期辑录《全唐诗》,毛世宁补遗《全唐诗逸》,王重民再补遗《全唐诗外编》。 佚文的主要来源:①古注。例如郦道元《水经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文选》李善注、《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三国志》裴松之注、《后汉书·志》刘昭注、《十三经注疏》引汉魏六朝旧注等。②类书。例如《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玉海》、《永乐大典》等。③小学书(文字学书)。例如《原本玉篇》、《一切经音义》、《经典释文》等。④其他汉魏六朝隋唐古书。例如《开元占经》内有不少佚书引文,历代史书中有不少诏令、奏议及一般诗文,应广泛搜集。辑佚诗文,应重点利用文学总集,例如《文选》、《古文苑》、《文苑英华》、《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唐文萃》等。许多作家的诗文集亡佚了,但从总集中可以辑得不少佚文。 二、辑佚学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称:“书籍递嬗散亡,好学之士每读前代著录,按索不获,深致慨惜,于是乎有辑佚之业 。最初从事于此者宋之王应麟,辑有《三家诗考》、《周礼郑氏注》各一卷。”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云:“辑佚本出于古文献编纂、补遗、资料长编、注释、辨伪等方面的需要,是从属的环节,这种情况几乎贯穿文献学始终,„„大约从宋代开始,已形成独立的辑佚之学。” 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称:“明清以来辑佚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称为辑佚学。”“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辑佚历史、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辑佚之书是北宋陈景元所辑的《相鹤经》。 最早提出“校勘辑佚之学”的是《经学历史》的作者清末学者皮锡瑞。 而辑佚方面贡献最大的还是清朝人。四库馆臣辑佚出的重要典籍不少,例如《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直斋书录解题》、《宋会要》等。 三、辑佚意义 (一)佚之原因 天灾:存馆火焚。 人祸:文禁(如焚书坑儒、修《四库全书》禁毁)、战乱(如八国联军侵华时火烧圆明园,文源阁《四库全书》及味腴书屋《四库全书荟要》被毁;庚子事变翰林院书被放火烧毁,包括《永乐大典》、数以万计的《四库全书》底本、《四库全书》未收的“四库存目”书原本,这是极其惨重的损失;日本侵华战争过程中,浪人焚毁了位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资料室涵芬楼,不少宋元善本、名家抄校本及地方志均被毁) 自然淘汰:质量不高、价值不大、流传不广的书(例如晋史有十八家,唐代官修《晋书》传世后,其余各家就逐渐被淘汰了)。 (二)辑之意义 第一,辑佚使失传已久的古籍不同程度地重现,使现存古籍增加不少新品种,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资料。 第二,辑佚是文献流通和保存的重要手段。 第三,辑佚把极其零散的,一般人不易看到或不大注意的资料集中起来,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b77f9e0975f46527d3e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