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强作风勇于创新 善作为敢于担当 作者:胡忠伟 来源:《活力》2016年第10期 创新社会治理,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更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必备的执政本领。学习探索和践行创新社会治理,是考核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综合执政能力,以及人品官德应有之义,必须理性思考,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就定格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说明创新社会治理是党的主张和意志。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不移严肃“四个意识”,认真对待,自觉践行。一要打牢创新社会治理是发展之基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是经济发展木桶效应中那块决定水面高低的短板。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强化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理念,把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力量支撑和智慧保障。二要树牢创新社会治理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社会治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服务谁的问题。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全体人民群众。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重点是围绕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保障群众权益,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激发人民群众活力,形成共治、共享、共赢、共荣的强大合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要筑牢创新社会治理是和谐安定的政治责任。社会安定有序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必须把创新社会治理与加快经济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两个重点,同等对待、同时摆布、同步推进。 当前,社会需求、社会心态、社会问题等呈现新的特点。如,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住楼者同层同单元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竞争领域,由过去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农村分散经营与统一管理缺失等等。面对这些,传统管理方式和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要坚持发展、联系、辩证观,尊重社会规律,依靠社会公众,动员社会力量,拓展社会协商,发展社会服务,推进政府主导、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等纵横协调与多元协作,让社会群众有组织地生产生活。一要更新思想观念。“管理”和“治理”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内涵却有本质之别。一方面,由“管”而“治”,意味着党政领导干部的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由“管理员”转变成“服务员”,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服务”,心里时刻想着人民群众,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激发人民群众自治活力。另一方面,“管”是约束和控制,“治”蕴含着协调和引导的意义,体现着工作的方式方法将从硬约束变为软引导,变强制服从为服务感化。在化解矛盾纠纷中,领导干部要由“主导者”转变成“主持者”,采取协商会办、听证等方式,遵照法律对调解化解事项进行提示引导,遵循伦理道德和乡俗民约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将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好,把各种情绪理顺好,将各种矛盾化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150c9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