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赏析

时间:2022-07-24 15:39: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纪录片 《好死不如赖活着》赏析

一、简介

片名:《好死不如赖活着》

外文名:To Live Is Better Than to Die 导演:陈为军

主演:马深义、雷梅、马宁宁、马荣、马占槽 上映时间:2003

获取奖项: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

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 2004年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PEABODY AWARD 2004年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

马深义一家住在中国河南上蔡县文楼村,他的家庭是艾滋病的受害者。他们一家五口人,有四人感染了艾滋病,只有9岁的大女儿是健康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字正腔圆的叙述、没有宏大的场面,整部影片就是在纪录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影片的镜头从2001年的春末夏初开始,历经盛夏、深秋、严冬,一直到春节,近距离地拍摄了马深义一家面对艾滋病和死亡的人生经历。

二、特点

1、真实

《好死不如赖活着》是纪录片导演陈为军自己一个人用DV拍下的,它用纪实的手法描写了马深义一家的生活。这部86分钟的记录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字正腔圆的叙述,没有宏大的场面,整部影片就在一家艾滋病人的小院,反映一个贫穷的艾滋病患者家庭的日常生活。

2、主题深刻

中国纪录片学会名誉会长陈汉元先生说:“精品应该是好看的,好看第一,深刻在其中。”“深刻在其中”就是说要注意纪录片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人文价值。

《好死不如赖活着》记录了一户艾滋病家庭的生活,这样题材的纪录片主题似乎是固定的或者是明确的。从表面上看这部片子只是把生活的过程记录下来如实再现,并分明地标示出,节气的更替和季节的变换,但这种再现却能够深刻地引起人的某种心理、思想和情感上的触动。在这部片子里耐人寻味和引人深思之处太多了,如:生命的脆弱与顽强、生命的轻薄与沉重、人生的痛苦与欢乐以及人的知命与乐天„„

3、拍摄过程和技术手段

导演陈为军之前并没有打算拍摄艾滋病这类题材的片子,因为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一个艾滋病人敢把自己的脸放在屏幕上,要全打上马赛克。他有一个采访对象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桂希恩教授,桂希恩教授是第一个发现河南“艾滋病村”医生,在他的家里,陈为军见到本片的主人公---马深义一家。陈为军说“我自


己出生在农村,我很想知道,他们这家人,遇到如此灾难,面对生死,会如何选择、如何活下去。我想记录这些最贴近生命本质的东西。”他跟马深义提出拍摄的想法后,马深义立刻就答应了他。

虽然有了好的开始,但拍摄的过程并不顺利,村干部为了封锁消息,不允许陈为军拍摄,每次他去马深义家里都要偷偷摸摸地,在外面还要将摄像机藏起来。为军说,拍片时,最难得最难的,是他内心的挣扎和煎熬。拍这样一个经受着炼狱之痛,命搭阴阳两界的人(雷妹)太残酷!“每个人的死,都应该死得有尊严,她的死,一点尊严都没有,非常可怜、非常可悲。拍这种没有尊严的死,是对她的亵渎,是对生命的冒犯,我不忍心再拍下去。

就是在这种既有外界困难又有内心阻碍的情况,这部纪录片终于完成了,并在2003年成功上映。影片制作简陋,却花费了陈为军一年多时间。他是摄影师,又是导演,还要顾及灯光、录音、采访,整个剧组就是他一个人。所有的拍摄只有一个人和一台DV,表现出来的东西却让我们难以忘怀。

4、注重细节采集

全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拍摄,分别用夏至、大暑、立秋、中秋、霜降、立冬、冬至、春节作为每一段的标题,段落标题就不仅承担着划分段落的任务,同时,又对观众暗示着时光的迅速与缓慢,岁月的漫长与短暂。每一段都有一些细节描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立秋那一段,已经失去神志的雷妹躺在板车上,眼神迷离,上落满了苍蝇,她连赶苍蝇的力气都没有,身上散发出的味道呛人。每个人看过这一段,永远都不会忘记。 一直以来、因为艾滋病的折磨,全家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有一天雷妹去了诊所,院里堆了一大堆玉米,有病的妈妈不在家,3个小孩的天性一下迸发出来,他们在玉米堆里挖挖挖,再把手脚埋起来,玩得非常高兴。在一两个小时内,死,被忽略掉了,绽放出一种生命的美,生活的美。导演专门为这一段配了音乐,这是这个家庭少有的欢乐。作者用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悲与喜,愁与苦。

二零一四年六月八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1d2e1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