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剧设计的场域理论基础 1.新媒体生态场域特征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上世纪末从物理学领域引入到社会学之中的,是从关系角度进行事物分析的理论。在场域理论中,各因素之间抽象的关系被表述为一种形象化的空间概念,而个体则被视为位于整体内部,并与整体相互作用的存在。该理论原本被用于分析在特定社会空间内行动者的行为逻辑,以及社会现象背后的资本转换关系,后续才被应用于传播学领域,生态场域理论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 生态场域理论突破了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着重从秩序、本位与互动三个层面来对关系网络做出解释。新媒体时代,受众有着全新的事物感知方式和审美要求,在新媒体场域中对“可感”的追求大过“判断”,具体美学的追求是一种深度参与的具身体验,以期被赋予更大的内容参与弹性空间。因此,在新媒体生态场域内,凸显受众个性的个人叙事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叙事模式。而互动剧对受众的赋权实际上也契合了新媒体生态场域的话语取向,在把握整体叙事框架的基础上,将人们的注意力捆绑在选择节点中,通过平衡传受双方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权,实现了作品意义的传达。 2.互动剧概念及主体特征 互动剧是互动视频下的分支,是将互动视频形式运用于影视剧创作的产物,叙事过程中强调与受众进行互动,并以互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其前身可以追溯到 1967年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上展出的互动电影kinoautomat:One Man and His House。作为一种受众可以在其中“玩耍”的交互式网络视频,互动剧的实质是视频的游戏化,或游戏的视频化。受众在观看过程中每触发一个选择节点,都需要通过内置的功能来决定剧情的走向。虽然早期互动剧的呈现方式是线下展出,但在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后,互动剧的呈现方式更多地依托于网络。 正如亨利·詹金斯对文化发展所提出的观点,参与式文化下的受众个性在文化产品消费中逐渐凸显,受众不再将自己视为完全的被动,而更希望自己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互动剧对受众主体的凸显也遵从了这一观点。在互动剧叙事过程中,受众个人的性格特质在参与互动选择后被反映到剧情里;受众在选择节点的前进或后退,也能实现对时空要素线性叙事的逻辑被反复打破。这种对受众个性的尊重,将个体对事物的思维方式融入到了互动剧的呈现中,实现了创作者思维与受众个人思维的多重叙事的统一。 近些年,互动剧作为一种内容形式,被主要应用于泛游戏内容传播、广告营销活动中,比如京东与腾讯微视联合推出的 2019 年「京东 11.11 全球好物节」互动视频广告;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等视频网站上播放量百万以上的互动视频也多为测试类、游戏类内容。不过,在腾讯出品的《古董局中局》、爱奇艺出品的《他的微笑》等互动剧尝试中,也能一窥关于互动剧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这也证明互动剧这种将让受众来决定叙事,并赋予受众更大的能动性和主动权新型视频模式,实际上受到了业界的持续关注。 3.新媒体场域内互动剧叙事特点 网络时代,技术压缩了拥有文化资本的内容生产者的生存空间,而内容平台的用户间也衍生出层级变化。网络意见领袖从普通受众中拔地而起,并瓜分着信息传播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这样的关系变化实际上与新媒体场域的特征密不可分。新媒体场域内,网络空间给予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更多的应用与解释空间,不同主体间的关系被重构,基于传统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受到技术赋权带来的冲击,网络世界中各主体在互动过程里摸索出新的话语策略。 在叙事中对受众进行赋权,无疑是网络媒介去中心化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中,互动剧将文本内容与非文本内容进行整合,通过非线性的方式呈现,既是一种对时空结构的重构,也是对空间意义的探索。在这样的实践里,受众在互动剧观看过程中可以依照个人喜好去选择不同的剧情发展路径,也可以打破线性叙事,折返到之前的故事节点去重新选择叙事路径。互动剧的叙事框架能更好地契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提供一种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叙事逻辑,让受众深度参与到情节的走向、角色的塑造等方面,激发受众的主动性,满足受众强化参与的需求。 互动剧是在互动电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它的叙事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根茎式结构和矩阵式网状结构。根茎式结构在选择节点为观众设置了多重路径,从而实现路径重叠后叙事的非线性特征,故事的结局也因此拥多重可能性;矩阵式网状结构则不仅在节点选择之间可以向前或倒回,叙事过程也能前后勾连折返,节点间的路径复杂多样,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两种结构其实都是对最后的结局以及达成结局的路径进行了拆解,将叙事权力赋权给了受众。因此,在强调受众参与方面,无论何种叙事模式,互动剧都集中体现出了新媒体场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9a1687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