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

时间:2022-04-02 20:4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明节习俗

扫墓,即祭墓,到墓前祭奠先人。出于对先人尊崇怀念之情,祭墓时人们皆先剪除荆草,修整陵木,添土培坟,故而称之为扫墓。古代扫墓的景况,在许多古籍中都有具体、生动的记载描绘。《帝京景物略》中述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樽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那么孤坟矣。”此种风俗,至今不衰。至于一些不便扫墓的人家,往往入夜在通衢〔qú〕大道吊慰亡灵,焚烧纸钱。据传说,冥间鬼魂也需吃饭穿衣,故而阳间的亲人要烧些冥钱,以供亡者日用之需。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古时以农历二月二日为踏青节。是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lǐ)纸爆竹,

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

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

南北朝时的寒食节,盛行斗鸡。此俗直到唐朝仍特别盛行。唐玄宗在位时,甚至在宫中

设置“鸡坊”。精挑细选长安城中千余只的雄鸡,并选五百名儿童来加以训练。这五百名儿童的首领是一个年方十三岁的男童贾昌。因为贾昌擅长训练斗鸡,此特别受唐玄宗的宠爱。“金帛之赐,日至其家”当时有人便作了一首歌,唱道:

“生儿不用识文事,斗鸡走马胜读书。

拔河,又名牵钩,也是唐朝宫中十分风行的清明活动。《新唐书》“中宗纪”记载:景龙四年〔710清明节,唐中宗“令中书省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分朋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往观之”唐玄宗时,也曾多次举办拔河之戏。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据王谠约1100左右的〔唐语林〕卷五描述:

“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据说拔河有祈求丰收的意味。〔随书〕“地理志”下:“俗云以此牵钩厌胜,用致丰穰〔rǎng。清明时值春耕播种的时节,因此拔河的游戏,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提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eb87c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