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老师教育随笔《我的爸爸》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发的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我、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这是被公认为的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不受时空关系束缚,也不受客观情理的限制,在美术活动时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说幼儿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进行着创造活动。 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有限,再加上语言能力发展尚未完善,因而他们不能自如地运用和理解成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这就要求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激发幼儿创作的信心与激情。在《我的爸爸》这一活动中,我先让孩子自由的说说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由于每个孩子都很熟悉他们的爸爸,所以爸爸的形象很快就在他们的回答中呈现了出来:我的爸爸高高的、头发有点短、和爷爷一样有胡子的等等,于是我根据孩子的回答立即将爸爸的特征用简单明了的话总结出来,让他们之后的创作有了一个基本的支架。 为了让孩子的创作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我在讲解示范的时候尽量使用启发性探索性的语言,既对爸爸的画法不作封闭性陈述,而是根据每个爸爸的不同特点向孩子们展示不一样的画法,允许孩子在自我创作时可以有自己的表现,因为任何知识都有重新定义或修改补充的可能,开放式的陈述,有利于孩子不拘权威,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重新审视。让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的冲动和行为。因此在最后的作品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的表达却又没有失去对原型的塑造,可能有的孩子将爸爸的眼睛画的一个大一个小,一个上一个下,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只要眼睛的主要特征有了,那么这就是孩子根据先前提供的支架再进行个性创作的过程,这里教师激励、鼓励的语言,就为孩子继续创作提供了动力。因为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的思想行为,所以鼓励能给于幼儿一种肯定一种信心,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有一种协同感,能不断产生创造行为的力量,当一孩子用两个圆圈和一条直线画鼻子时,我们应该看到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思想表达自我对鼻子的理解,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予以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总而言之,教师的语言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小班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的创作还不能像大班孩子那么成熟,但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的画同样也能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而且里面没有过多的技巧,所以更会呈现出一些原生态的东西,让我们品位到正真的儿童画的味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270795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