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导读:这是一篇笔调清新俊逸、语言优美隽永、感人心魄的精美散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黄山绝壁松的精神,使人的心灵得到启迪。 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绝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限于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1 / 2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四美”并存 感人心魄 ——《黄山绝壁松》赏析 湖南 张积清 冯骥才先生的《黄山绝壁松》笔调清新俊逸,语言优美隽永,是一篇感人心魄的精致美文。我们如果认真地去品味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段,便会有美不胜收之感,读起文章来也就“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 《黄山绝壁松》之美,美在立意,美在形象,美在语言,美在结构。 立意奇美 黄山以云海、奇松、怪石、温泉这“四绝”驰名海内,人们爱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正因为这样,前人写黄山的名篇佳作颇多。要再写有关黄山的文章,尤其是要写出新意来,委实不是一件易事。本文作者却别出心裁,独具慧眼,笔端饱蘸深情,以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生在极顶和绝壁上的不知名的野松为写作对象,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黄山绝壁松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的可贵品质,不但使读者从全新的角度领略了黄山别样的美丽,而且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情操得以陶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本文奇美的立意使读者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形象纯美 作者采用全景、远景、特写、写意等多种手法,从黄山绝壁松生存的环境、生存的情状、生命的蓬勃旺盛、生命的壮丽辉煌以及它们具备的品质等方面铺陈渲染,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令人敬畏的生机勃勃的黄山绝壁松的感人图画。 语言优美 文章语言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音韵铿锵。再辅之以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对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极具震撼力。有不少语段,长句中夹杂短句,短句中又辅以长句,骈散结合,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使语言极富音韵美、错落美和图画美。读后,人的心灵得到一种美的滋润,使人久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结构精美 文章围绕讴歌黄山绝壁松这一主题,从外观到内质各个层面深入抒发,布局整饬而又环环深化。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作者先写“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接着写了黄山松的分布和山上有名气的松树,最后才突出了给作者以震动的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的不知名的野松。作者巧做铺垫,制造悬念,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第二部分(第4~9段):作者集中笔墨写黄山绝壁松,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从黄山绝壁松恶劣的生长环境、能够生长的原因、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的对比、浩荡与博大的生命境界、具备强者应当具有的品质等方面展示黄山绝壁松的顽强和蓬勃感人的魅力,使第三部分(第10段)的议论“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水到渠成,猛然爆发,动人心魄,从而使文章具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2fc9f2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