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视角下居住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筑学视角下居住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居住条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居住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居住文化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和统一性。本文以建筑学的视角对当前我国居住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解析居住文化,对组成居住文化的不同要素进行分析,为我国城市发展与居住文化的协调统一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学;居住文化;建筑特色 居住文化是从人们居住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历史和文化习俗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对居住文化的探索,能够了解人类居住发展史,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居住建筑的关联和内涵,从而为社会文化和民族风俗的研究提供支持。不仅如此,居住文化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其他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学科都有巨大的价值,是改善人类居住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 一、建筑学视角下居住文化的概念 在建筑学的视角下,居住文化是以建筑物作为载体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涵盖了居民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和建筑特点[1]。因此,居住文化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和探究。物质方面主要以研究居住建筑空间位置、外观形态、结构形式和装饰装潢为主,而精神层面则是以居住建筑的社会文化价值、宗教信仰、美学意义和人文色彩为主。通过对组成居住文化不同元素的分析和联系,能够为人类居住环境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居住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分析 (一)建筑物的空间位置 在研究居住文化物质层面的特点时,对于建筑物空间位置的研究是重点。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不论是古代人们的居住建筑,还是当代人们的居住建筑,都对建筑物的空间位置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也说明空间位置对于居住文化有着非常高的研究价值。聚居地的空间位置和聚落中建筑的空间位置都是体现居住文化的重点内容。对于聚居地来说,它的空间位置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聚集地能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对于居住文化的孕育非常关键。而建筑物空间位置在一定程度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2]。例如,大门的位置、厅堂的朝向等,都体现出了人们对建筑空间位置的重视。 (二)建筑物的外观形态 除了空间位置之外,人们对于居住文化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建筑物的外观形态。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区域的建筑物空间造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与建筑物构成材质有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建筑的外观形态,可以反映出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从建筑学角度来看,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可以表现在屋顶、围墙、门窗等不同的部位,每个部位的造型背后都有着相应的功能作用。例如,不同建筑门窗开关的方向,平屋顶和斜屋顶区别,甚至一些屋顶的倾斜角度不同,都意味着一种不同的居住文化。 (三)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建筑结构形式在不同的居住区域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可以说建筑结构体现了建筑的发展史。从最早的建筑诞生开始,通过一代代居民的改进和研究,当前的建筑结构形式必然是最适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的,能够给人们最佳的居住体验和生活条件。例如,某些区域建筑以木质房屋为主,结构以木构架承重梁柱作为居住建筑的主体结构。另一些聚居地的建筑则是以石质砌筑建筑为主,通过石块之间的力学联系,形成建筑的承重主体[3]。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云南傣族的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由此可见,建筑的结构形式与空间位置存在一定的联系。 (四)建筑物的装饰装潢 建筑装饰装潢是建筑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一大亮点,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连接点。通过建筑的装饰装潢,不仅可以表现出建筑在物质层面的文化价值,也是体现精神层面文化的主要形式。例如,根据空间位置不同,建筑装饰装潢特色也存在区别,靠近海边的建筑以贝壳等物品作为装饰的主要材料,而靠近山脉区域的建筑则以木质材料作为装饰装潢的主体,如石雕、木雕等。在图案和线条上,通常也会体现出居住文化的差别。海边的居住建筑装饰线条以曲线柔和为主,而内陆地区则是硬朗的线条和图形,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也反映出来不同区域居民的性格特点。 三、居住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分析 (一)宗教特色 宗教文化熏陶下,居住建筑呈现出了非常鲜明的特色。可以说,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宗教建筑往往都是居住文化彰显最为突出的建筑形式。在宗教诞生之初,宗族祠堂和庙宇是居住文化的代表性建筑。随着宗教信仰的出现,不同的宗教为了宣传自己的理念,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在建筑设计上下足了功夫,这些建筑形式在历史变迁中得以保存,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建筑群落。例如,佛教的庙宇富丽堂皇,道家的道观庄严肃穆,西方的教堂则是体现神明的慈爱。不同宗教将自身的礼法和信仰融进了居住文化中,使其能够留存传承。 (二)社会文化 在现代建筑中,社会文化就是在居住文化中衍生出来的。建筑物为了适应人们的居住需求在不但发展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形成了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人们在居住和生活中,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和居住方式而形成的文化。社会文化与居住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发展[4]。可以说,社会文化在居住中诞生,不断改变适应居住环境,同时也在影响居住环境发生变化,使其更加适宜人类居住。 (三)美学价值 建筑的美学价值是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居住享受而出现的居住文化。为了将审美元素体现在建筑中,人们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将具有美学价值的元素与建筑设计结合,使建筑在居住功能外,提供精神层面的满足感[5]。例如,墙壁上美轮美奂的雕刻、屋顶上复杂美丽的造型等,都是为了体现美学价值而存在的。现代人们为了建设生态和谐城市而建设的景观性装饰构造,同样可以看做是居住建筑的美学价值表现。 (四)人文情怀 居住建筑不论如何发展,其文化的根本在于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居住需求。所以居住文化的人文情怀是建筑的精髓。在建筑的发展中,每一次建筑形式的改变,其根本推动力都是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远古人类从洞穴搬进了房屋,现代人从房屋住进了楼房[6]。这些改变都是为了给城市的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使每个人在居住中能够获得安心和舒适的居住体验。所以居住文化中的人文情怀是最能体现建筑精神层面价值的部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住文化是在人们生活中孕育出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与居住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和演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在物质层面上,居住文化以提供更加舒适生活环境为根本,不断改进建筑的结构、外形和装饰。在精神层面上,居住文化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使人们在居住中获得更高层次的享受,在建筑中传承文化,融入审美元素,使居住建筑成为表达对美好生活祈愿和追求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张芳芳,张群,王燕飞.建筑学视角下绿色建筑研究进展及趋势文献分析[J].华中建筑,2019,000(006):6-9. [2]范芳.建筑学视角下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解析[J].砖瓦世界,2019,000(008):10. [3]赖德霖.建筑学的视角r——三本日本城市和建筑空间研究著作比较阅读[J].新建筑,2018,000(001):32-39. [4]伍赛特.建筑学学科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 [5]张永九.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研究[J].数码世界,2018,000(007):279-280. [6]谢琼,杨胜勇.探析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J].建材与装饰,2018,No.527(18):84-8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f5ce0d6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