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由清代康熙皇帝亲自选址和兴建,乾隆皇帝继位后,对这处皇家园林进行了两期扩建,形成目前560万平方米共分四个区域(宫殿区、湖区、山区及平原区)的规模。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建于1711年,坐落在避暑山庄南部,南临市区,东北接平原区和湖区,西北接山区,朝向良好,地势平坦,建筑自成格局。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东宫、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是清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帝后居住休息的场所。 宫殿区四组建筑因用途的不同,建筑规制也不同。宫殿区建筑为北方四合院的布局,中轴线清晰,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布局严谨对称,体量较小,全部为青砖灰瓦,不施彩绘。 避暑山庄湖区集中国南方园林的秀美和北方园林的雄浑,特别是把江南园林的胜景佳境迁移到塞外,使这里形成“来自天然,胜似江南”的独特风格。避暑山庄的湖泊总体称塞湖,湖泊修建疏竣大体分两个阶段。康熙时期开挖了澄湖、如意湖、上湖和下湖,乾隆时期拓挖了镜湖和银湖。湖与湖之间用堤、岛、桥相连,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环境设计修建临水建筑,加之古树、植物、花草,使避暑山庄湖区呈现山绕水,水绕岛,园林建筑依山傍水的江南水乡风光。 澄湖以北,从西部山麓开始向东,是一大片平原区。这一片地方也分三部分。中部为万树园,这里生长着数百年的古榆、古柳、古槐等名贵古树。北部为寺庙建筑。东部原有三组大型建筑──春好轩、永佑寺、澄观斋,其中澄观斋仅剩基址,春好轩及永佑寺近年复修。平原区西部为试马埭,绿草如茵。还有以文津阁为主的大型建筑组群。 避暑山庄的西部和北部是一片层峦迭嶂、沟壑纵横的山地,是园景区的山区,占山庄总面积的五分之四。山区主要由四条天然峡谷组成。由南至北依次为榛子峪、松林峪、梨树峪、松云峡。在四条峡谷的两侧,依山就势修建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亭、阁、轩、斋和庵、观、寺等共五十多组建筑。 在避暑山庄的东部和北部,环列着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寺庙群,是闻名中外的中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承德外八庙。外八庙实为十二座寺庙,即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须弥福寿之庙和广缘寺,因这十二座寺庙中有八座归清廷理藩院管理,而这些寺庙又处在京师之外,因此通称“口外八庙”。外八庙的兴建,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达到最后高峰,囊括了中国佛教建筑中的汉式、藏式和汉藏结合的艺术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06184f4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