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的读后感6篇

时间:2022-08-20 01:00: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荀子的读后感1

一提到学〞这个字,就不禁令人想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凿壁偷光〞、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场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如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确实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远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上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无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到达胜利的此岸,贵在持之以恒。

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过半百的谈迁在27年心血一夜间化为乌有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人的毅力重振旗鼓,历经艰辛11载,完成了巨著《国榷》。粗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倘假设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用以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你假设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发愤当诗人,后天又刻苦练钢琴,鸿鹄之志倒是有了,但这朝三暮四,不专心致志的态度,到头来怕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并不值得肯定。当今社会,一日千里,瞬息万变,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对于时事动态,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可无视,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技之长的根底上,全方位地学习,全方位地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收获甚微,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跃十步的骐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后者那么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荀子劝学的读后感2

这周以教学选自《荀子》的《劝学》为主,在教学的同时,自己也深有感触。


文章第一句话就直接说:学不可以已,这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增广见识,远离愚昧无知;坚持向学,才能完善自身,远离低俗平庸;诚敬向学,才能明辨是非,远离随波逐流。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我们学习时需要三心:耐心,精心,潜心,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智商一般,假设想真的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就得永不停息的学习。

荀子劝学的读后感3

初读《劝学》,荀子时而言物时而论人,感觉毫无章法。但仔细读过三四遍后,思路逐渐清晰,荀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从了解自己,到修养自己,直至成就自己的过程。

做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好似禅宗参口头禅我是谁〞一样。为了方便我们了解,荀子给我们暂时确定了位置,我是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是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果蓝〞与水〞代表做人的根本标准,扪心自问我做到了么?更不要说荀子所要求的青〞与冰〞代表的境界。

荀子通过地理以及自然现象,一步步展开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形成有它的机缘,了解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站在先人的肩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扩大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超越自我。所以,人区别于牲畜,是因为人具有学习的能力,但也仅仅是一线的差异: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有时称人为行尸走肉〞,是因为无冥冥之志〞,假设能做到君子结于一也〞,那么满足了做人的根本条件。

荀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他老人家非常慈悲而且耐心,从天地间的现象、事理到《诗》、《书》、《礼》、《乐》、《春秋》等纲要,深入浅出的举例论述,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人本该如此〞。但我们的人生为何在不断退色〔从青浅蓝灰〕?为何我们渐行渐远〞远离大道呢?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由于人的根本烦恼贪、嗔、痴的存在,心智被蒙蔽了,对于世间万物所展现的自然规律我们视而不见,圣人所倡导的为人之道我们听而不闻。荀子简要的区分两种为学的态度: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如果仅仅入乎耳,出乎口〞,而没有经过心〞,这样的学习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帮助。如何能够提升自身的修养?我们应该做到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在这里,荀子告诉我们如何打破障碍,开启智慧的两种方法。第一,首先要博学,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穿,熟记于心;然后,反省自己的心态以及言行是否符合为人之道,正确的坚持,错误的抛弃;最后,做到心、意、行统一,世间的为人处世尽量符合于道法。当然还要继续学习、反省、做事,如此反复,心量不断扩大,境界不断提升。


第二,按照类似于禅宗戒、定、慧〞的法门修行也能成功。关于戒〞,荀子反复要求我们,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关于定〞的境界,荀子描述道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最后,由定生慧,荀子称之为应〞,能定然后能应〞,能应天下之事,此乃得大自在〞也。

荀子告诫我们,虽然我们生为人〞形,但假设不勤于学习,不了解本心,就会与禽兽〞无异。荀子同时告诉我们,经过不断修炼后的为人〞的标准: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人〞就已经很难了,但是在《劝学》里,荀子并不仅仅满足于为人〞,因为青要胜于蓝的,如何成为圣贤〞,是他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人如果超越自我就会进入圣人〞的境界,超越自我并不是自己超然于物外,而是应该具有极度谦卑的心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才对。在《劝学》通篇,找不到荀子对于圣人境界的描述,但是他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成为圣贤〞的必经之路,在开篇他已经提到学不可以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52253e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