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诗句名言 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的三种境界 表达“读书三境界”的诗句,各句分别比喻什么? 读书的三境界,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引用古人词句做了很好的概括: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的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读书本就不是轰轰烈烈的热闹事,真正的读书人,总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书,故而常常是孤独的,有时甚至是落寞的,也只有甘愿孤独与落寞才是真的读书,才能读得进去。所谓“独上高楼”是要有独到的眼光,要有一定的高度;“望尽天涯路”是说要有相当的广度。当此第一境界之时,所能见到的只会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五代·南唐·冯延巳《谒金门》)春初微风,波澜不兴,此时往往不被人们看好,不被世俗所理解。 读书的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读书有成的人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读书是要下苦功夫的:孔子韦编三绝、刘秀手不释卷、杜甫读书破万卷……至于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之类,哪一个不是孜孜以求?“为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终不悔”定然是将读书视为人生第一乐事,这才会无视“衣带渐宽”,才能“为伊憔悴”。能有此精神,必然会有所成就,于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此时已是春风骀荡乃至于春意盎然了,不过仍未达到最佳境界。 读书的最佳境界应当是跨越了上述两个境界之后,进入第三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如佛教“禅宗”的顿悟,也就是辩证法的从量变到质变。产生了质的飞跃,突然领悟,融会贯通,见人所未见,知人所不知,把握了书的精髓;然后厚积薄发、妙手偶得。到此时,自然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成绩斐然,令人刮目相看。而这绝佳的第三境界是建立在前两个境界之上的,不可能凭空而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a733a0ac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