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三种常见类型

时间:2022-08-10 12:4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作文的三种常见类型 (作文第二讲)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最传统的作文形式,但也是最有局限性的作文形式,为了局部改变这种弊端,题作文之外又出现了所谓的“半命题作文”。从审题的角度来说,命题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是相对简单的。

先看命题作文(以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例):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特歌外,体裁不限。 分析题目可知: 1.何谓“我”

“我”是这双具有领跑和导航的神奇力量的翅膀的主人,“我”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而非一个固定的、单一的意象。首先,“大我”与“小我”均可。这里的“我”可以是中华五千年沧桑历史之“我”,可以是发展创新、宏大辉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我”,也可以是活力四射、平凡普通的微小个人之“我”。其次,“实我”与“虚我”均可……关键是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第一人称“我”来构思选材,选择推动“我”成长、激励“我”发展、鞭策“我”进步的“翅膀”,着重写出“翅膀”于“我”的价值和作用。 2.何谓“隐形”

“隐形”说明它是抽象的或者是不易察觉的,需要用心品味、感悟的,精神的、意志品质层面的,“隐形”的不应是实体,如果是实体,也应回归到隐形上来。如想说毛笔是翅膀,则应落实到书法艺术是隐形的翅膀。 3.何谓“翅膀”

“翅膀”是一个比喻或者说是象征,翅膀,是一种动力,隐形的翅膀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翅膀要真正能起到动力的作用。“翅膀”的意义或作用可以与任何事物产生关联。选择“翅膀”一定要合理、新颖,应写出翅膀的内涵和特征。 审题偏误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全篇不写“我”而写“他”,比如写奥巴马、霍金、普京等旁人;2)不止写“一双翅膀”,而是写了多双翅膀,如分别论述了理想是“我”隐形的翅膀,乐观是“我”隐形的翅膀,智慧是“我”隐形的翅膀等等。 优秀作文举例:请看1号作品

再看半命题作文(以2009年福建作文题为例——当年全国只有福建和湖北两省出了半命题作文,有人评论说他们是吃了高考作文的螃蟹)“这也是一种……” 优秀作文举例:请看2号作品 二、话题作文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的以“话题”形式为内容的高考作文出现以来,“话题”式作文就作为一种全新的考查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应用写作》2001年第6期第52页)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主选择文体,


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要与话题有关,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考生可以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方面自由发挥。 2001高考作文题为例:

一个年轻人,在漫漫人生路上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一个渡口的时候,他身上已经有了七个背囊:是美貌、金钱、荣誉、诚信、机敏、健康、才学。渡船开出的时候风平浪静,过了不知道多久,风起浪涌,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老艄工对年轻人说:“船小,负载重,客官你必须丢掉一个背囊,才可安全到达。”看年轻人不肯丢掉任何一个,老艄工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想了想,“诚信”丢到了水里。“诚信”被丢掉了,引发你想到了什么?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也可以编寓言、故事。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举例:请看3号作品 三、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新材料”作文这种提法主要是针对2006高考全国卷的甲卷和乙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1999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话题作文,2006年出了材料作文。而2006年的作文题目又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时的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2006年的作文题这些限制都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就把这样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命题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话题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话题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是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的可有多个立意,已经不存在最佳立意。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既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又能防止考生宿构。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

文字性材料:我们以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为例: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分析:本材料的“主角”是“乌鸦”,而不是“老鹰” 面对“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人”和“孩子”两种不同的评价。 (牧羊人 —— “忘了自己叫什么”


①盲目模仿 ②缺乏自知之明 ③一味好高骛远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 (孩 —— “它也很可爱” 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鼓励 “东施效颦”未尝不可 有一种拼命追求的精神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优秀作文举例:请看4号作品

图画性材料:我们以2010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为例: (原载于2010122日《厦门商报》

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请根据这幅图画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内。诗歌除外。 优秀作文举例:请看5号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4b333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