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长诗简介 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十九世纪德国文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是海涅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战斗诗篇。 高尔基在《我的文学修养》中说“优秀的艺术家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常常结合在一起的。”的确如此,海涅这首长诗就是文学史上这种结合的典范。它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常常把现实和理想、真实和幻想结合起来,这就决定它的艺术性的许多特点。 长诗在结构上,是按现实的行程安排的。海涅1830年离开祖国,13年之后,于1843年底回汉堡探望母亲、妹妹,把在沿途各地的见闻与观感,加以概括提炼,组成这部长诗。长诗27章,并无统一故事,而是依行程顺序(据考证真实行程的顺序只是基础,长诗又艺术地升华了这个顺序加以结构),按诗人入德国国境、过亚琛、游科隆、跨莱因、过密尔海木、在哈根小歇、穿条顿堡森林、经帕得博恩、宿明登、北折经汉诺堡抵汉堡这样一个线索,集约了对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落后反动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新世界的歌颂。 海涅在长诗中现实主义地揭示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社会的真实。诗人批判了普鲁士的封建势力。普鲁士操纵联邦议会,加入“神圣同盟”,实行军国主义,妄图并吞各邦,在封建基础上统一德国。到处是普鲁士军人,是大鹰国徽。驻军在剥削、关卡加强检查。日耳曼帝国的36个小邦国,互相争斗。到处是专制压迫、中世纪的野蛮、横暴和愚昧。诗人更以现实主义的犀利笔锋,揭露了教会的腐败、虚伪、凶残。在神圣的科隆大教堂里僧侣和尼姑跳淫荡的堪堪舞,反动神学者写告密信,火刑场上焚书和烧死人,同时却敲钟唱“圣主怜悯”歌。月影里,庞大的教堂阴森森高耸;教会就是吞噬人民血汗的恶魔,是“精神的巴士底狱”,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反动思想堡垒。海涅深刻揭露了教会的反动性。同时,也批判了宗教观念在思想文化领域广泛的渗透和它的麻醉性。教会奉三个方士为圣王愚弄人们,反动派豢养一批神学教授、历史学派、国粹主义者、宗教艺术家到处放毒。宗教也渗进歌曲,边境上弹竖琴的小女孩用真实感情唱来世的欢悦,“把哀泣的人民当作蠢汉催眠入睡”。而这些歌曲正是那些屋里饮酒、门外劝水的伪善僧侣的大作。宗教,在海涅笔下不啻是人民的鸦片,是反动派施的蒙汗药。长诗还用现实主义笔法描写了德国资产阶级市侩的庸俗、堕怠、守旧、软弱,汉堡市的商人、妓女,都处在自私、消极、狭隘的生活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48506732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