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斗方书法作品 行书是在隶书的根底上开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识别而产生的。写在斗方上的行书作品到底会是怎么样的作品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欣赏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行书书法之行气 行气涉及的是每一行中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是行书章法的重要组成局部。它通过富有韵味、富有情趣、富有生动变化的内在无形或外在有形的运动轨迹来表现。朱和羹?临池心解?说:“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照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因此,行书写得神彩飞动,都是以行气为主导的,掌握行气是行书布白的最重要的条件。 行书的贯气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形求势,即通过临摹、体味碑帖而摸索出其中内部的各种规律;另一种是因势生形,即在熟练掌握前人各种规律的根底上,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融会贯穿,最后于规律中获得自由,从而到达一种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境界。 1、以形求势。要求结体精熟,笔法精到。结字在心,笔法在手,心手合一 1 2 那么神定气实而有余韵。姜夔?续书谱?中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这是笔法娴熟的一种表现。顺笔之势那么字型形成,尽笔之势那么字法精妙。笔顺有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有自外及内,有从中及旁,有自内及外者,各有其自然之势,下笔既审,因而成之,操作自如。王羲之?兰亭序?的行气就是“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字的上下关系是俯仰关系,在上面的字要俯视着下面的字,在下面的字又仰视着上面的字,在右的字要照顾左边,在左的字又要照顾右边。切忌每字雷同,上下齐平,否那么,就把一行的布白和整个章法割裂了。张怀瓘的?用笔十法?之一的“鳞羽参差〞法,不仅对一个字的结体有用处,而对于行气来讲,尤为重要,即通过每个字的形体,或方或圆、或三角、或偏长,以及大小错综的变化来使字与字联贯起来。梁同书在?频罗庵论书?中指出:“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得来,有气那么自有势,大小长短,上下欹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却着不得丝毫摆布,熟后自知。〞所以,要做到以形求势,挥洒自如,须从熟中得来,假设“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举止匆遽,未及备法而字已写成,或畏惧生疑,未有生发而思已骞跛,就势必不能使行气畅通。 2、因势生形。要求作书者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气韵本于运心,神采生于用笔,字之血脉全在意到笔不到处。当其落笔之前,时觉手心间有勃勃欲发之势,便是神机初到之时,那么随意而经营,迎机而导,愈引愈长,形随势生,笔态横出,血脉所注,精心所聚而赴于腕下,“新理异态,变出无穷〞。再那么,势还得以力为后盾,力愈足那么气愈盛,笔愈遒那么势愈畅。李世民?论书?中指出:“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这虽有偏颇处,可也说明了势与力二者之间有相辅相成之妙。气盛那么言之长短、声之上下皆宜;力遒那么字之神采、书字气韵皆足。因此,形势在握,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有纵横万里之势,那么可达鬼斧神工之妙境。这样食古既化,万变自溢于寸心,章法的掌握就容易了。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ae48d4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