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点特稿

时间:2023-02-22 22:2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冰点特稿《葬我于故乡》谈新闻写作

20101013日,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刊登报社最优秀的新生代记者赵涵漠的《葬我于故乡》一文,2年后,文中的主人公高秉涵以“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49年,在内战到尾声时,当新的政权、新的号角即将在祖国各地吹响时,黎明前的黑暗下,有一批人正为了生存下去穿越过56个省市,从祖国各地汇聚到福建厦门,用生命挤上“最后一班船”,越过台湾海峡到了离祖国大陆约133公里外的台湾,这一走,有些人,便再没有回来。

这段历史开启的台湾问题或许我们都知道,但我想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尘封在历史的背后下,还有一些人花了大半辈子追寻着叫做故乡的梦。特稿《葬我于故乡》,正是选取了一位台湾老兵,描述了他真实走过的那段岁月,以及老人如何思念着自己的故乡并在20多年间,先后抱回54个老兵的骨灰坛,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怀抱的故事。

读完后,我仿佛真实地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感同身受的体会到老兵的思乡心切,也不禁潸然泪下。下面,我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它的写作,希望总结出它成功的原因。

题材选择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后,那些随着走掉的老兵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台湾眷村照顾的对象,却又是宝岛台湾的“外省人”。他们身处异地,无亲无友。直到1987年,马英九任蒋经国英文翻译时,向蒋经国谏言希望开放老兵回乡探亲。于是加上国民党退伍军人的经年努力下,台湾当局宣布“荣民弟兄”可以返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只是让人遗憾的是,两岸开放已过去20多年,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台湾老兵因遗留的政策阴影、与家乡失去联系、年岁已高等种种原因在大陆的那边过着凄凉的晚年生活。

于是在2010年,有温哥华冬奥会、青海玉树地震、南非世界杯、连续5起煤矿事故、上海世界博览会的那一年,赵涵漠灵敏地嗅到了这样一位人物可能带给社会的感动与震撼,于是深入发掘,终成佳作。101日约两周后,这样一篇描写台湾老兵故乡情怀的特稿,发表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们开始自发起一系列帮助台湾老兵寻亲、回家的善举。也引起央视注意,2年后,文中主人公高秉涵即被评为“2012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作者用8000字的篇幅,描写:一位台湾老兵、一段人生经历。从一个小的切口让我们对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葬我于故乡》并不具有爆炸性的、冲击力的质素,但它的安静、常态,也让它有了足够的深度广度和复杂度。我们借助一位台湾老兵,仿佛也跟着记者看到众多台湾老兵的一生,体验他们命运的呼吸,感受历史给他们的影响。这样的题材选择,比起大段颂歌和悲鸣,无疑更有文学性和创造性,也更具感染力,真实性和全面性。

另外,让我个人还有感触的一点是,国共两党的问题在这个政权已稳固60多年的祖国大陆上,再提起时,对于我们这些多数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一辈而言,过多的言论其实都是不太恰当的。而作者,用他平静的描写似乎也让我们从记忆的缝隙中看到了一些真实的历史。

语言风格及描写手法

在这篇特稿中,作者运用最多的无疑是带着些文采的白描手法,在娓娓道来中流露出淡淡的情感。开头第一段即引用著名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么一首爱国诗作用作特稿的开头,不同于一般稿件的时间、地点、场景描写,立即吸引了人的眼球,并为文章添了些文采。

之后,“高秉涵瘦削的手臂中抱着一个泛着青白色光的骨灰坛。他站在村子的西头,仔细地回忆骨灰主


人生前的心愿。“她偏瘫了,半边身体不能动弹,语言能力也丧失了大半。她只能终日坐在一把木椅上。“想家。”老人有时会努力地挤出这两个字,眼里渗出浑浊的泪水。等,这样的语句不加渲染的生动刻画,似乎可以让人真实地看到那些场景。

白描的手法,更接近于新闻本身,更质朴,更纯粹,这样于无声处感情的淡淡流露,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让人情动和揪心。

其次,细节描写是本文成功且真实还原当时场景的重要原因。“这个当时只有14岁的男孩,只能跟着人流向前挤,一开始是在地上跑,但很快就变成了“在被踩死的尸体上跑”。身后的士兵甚至用枪托打在他身上,想要踩着他登船。”和“他用“肿得像冬瓜一样的两条腿”坚持行走了5天,直到感觉到自己的小腿一阵阵痒。坐在河岸上,撩起裤脚,那些烫伤的地方竟然生满了蠕动的蛆虫。”这种极具画面性的细节描写,深深击入人心,让人震撼。

在第三部分里, “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大声喘气。他一手拿汤匙舀土,另一手用筷子小心地将汤匙里冒出的土尖拨平,再倒在一张白纸上。分到土的人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一层灰黄色的泥土,仔细地包好。有一位老先生,因为双手颤抖,还没等包起纸包,就把土撒在了地上。他坐在地上,一边捡土,一边流泪。这种带有大量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喘气”、“拨平”、“ 颤抖”等一系列的细节,让我们陡然看到了那些离家六七十年的老人对于故乡的一切是多么的想念,似乎可以看到那些双手颤抖的老人看着手里的一抔黄土像个孩子一样落泪的景象。

全文中,作者的语言风格是平和中带着情感的,跟随着高秉涵,还原出他们的故事。平淡地娓娓道来,带着画面的回忆感,足以让我们体会到那些台湾老兵无法言说的痛。

叙事结构

运用小标题,①44公斤的老人和57坛骨灰②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③那个被他一刀一刀刻进心里的故乡④这就是内战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一辈子也去不掉⑤过了大海,再想回家可就不容易了⑥这不是讲的故事,是生命写成的故事,6个小标题串起:高秉涵帮助台湾老兵魂归故里、担任台湾同乡会会长、记忆里的故乡、内战带给高秉涵的伤痛、台湾老兵回乡难、两岸关系好转背后难以磨灭的记忆等全章情节。

其中,总结构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悬念的设置。评价一篇新闻,先看看开头部分能否吸引读者。《葬我于故乡》在这点上是成功的。它设置了悬念。一段带有乡愁的诗性文字后,抱着骨灰坛?台湾老兵临终遗愿?找不到故乡?以此引发下文的叙述,会更自然,更有张力。

二、倒叙和插叙的运用。文章开头采用倒叙,先描写高秉涵来到故乡帮助台湾老兵落叶归根,之后再介绍人物逐步进行回忆。其中,第二部分插叙进高秉涵逃跑的那天晚上、第三部分插叙给老兵分土的回忆等。

不过,个人觉得这篇稿件的结构其实并不太清晰,没有体现出一个具象的发展脉络。且小标题和标题下的内容相关性并不十分到位。稿件内容其实主要分为:高秉涵离家及逃亡生活、到台湾后的生活、回家难及想尽办法联系母亲、和台湾老兵一起回忆故乡并帮助他们送归骨灰、现如今孩子不懂自己望死后魂归故里等,这么看来是清晰的,但是作者在写作时确是把这几部分拆开来写的,写到同乡会时转到逃跑的夜里、写了努力刻画故乡的回忆及发现故乡变了后下一部分又转到离开家的那天及之后的流亡生活,再后面写完长大后成为律师受理“金门逃兵”案后,又添加自己想办法联系母亲的部分。总之,让人觉得意图运用倒叙和插叙来使文章不单调,小部分里的内容衔接也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拆开后过多的混杂却让人觉得没有了清晰的脉络,且小标题便不能很好代表标题下所写的内容。

结语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成功的特稿。我想也正是因为有前期诸多这种优秀稿件的积累,才能让赵涵默在之后写出那篇震撼全国的篇章——《永不抵达的列车》。对照优秀特稿,这篇《葬我于故乡》最出色的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3d05e98762caaedc33d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