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家乡的习俗》教案1

时间:2022-03-19 13:37: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习作:《家乡的习俗》教案1

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的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你将把哪一局部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1 / 3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3.写作技巧点拨。

(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适宜的地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局部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4.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5.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拟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2 / 3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习作: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根底,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2.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表达过于简,学生对于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缺乏实际体验。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e5373d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