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和平的日子里最后一段时光——妈妈经常在晚上给我们读童话,读我最喜欢的童话——小金鱼的故事。我也总会向小金鱼随便提出些愿望:“小金鱼啊……可爱的小金鱼……”小妹妹也会说出自己的愿望。她用另外的方式请求:“奇迹出现,天遂我愿……”我们都希望能去奶奶家过夏天,希望爸爸也能和我们一起去。他是个开朗快活的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 《我还是想你,妈妈》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梦 上面一段话出自《我还是想你,妈妈》,也许是初为人母的缘故,所有和孩子有关的东西都很吸引我,因此当我看到全民阅读的目录时,这本书格外显眼。书不算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正如同书里讲述的世界……在二战期间,仅苏德之战,就有2700万苏联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中,有1800多万的平民和数百万的儿童,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新著《我还是想你,妈妈》是幸存者的口述记录。他们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战争之时,他们还只不过是2岁至12岁的孩子。从孩子们的口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以及战争对人性的蹂躏。 有国才有家。 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家写道“山河破碎,何以为家”,歌里唱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书中的前苏联正处于炼狱般的卫国战争时期,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书里描述,“许多飞机飞临到城市上空......几十架陌生的飞机,机身上有十字,它们遮蔽了整个天空,遮住了太阳。简直恐怖至极了!!它们投掷下炸弹......传来连续不断的爆炸声、碎裂声......整个城市已经不复存在了,变成了一片废墟,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房子没了,学校没了,花园没了……国已沦陷,还到哪里去找家呢?能保命就行,谁还在意什么住所?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家”从何而来呢?从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击碎“天朝上国”的幻梦那一刻起,不屈的中华民族就开始了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苦探索。长夜如磐、屈辱如山,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不懈奋斗,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这个诞生时只有50多人的政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终结了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奴役的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给了新中国人民一个家! 有一个画面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去年一家人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直播,印象里,那是第一次连看电视都变成了一件庄严的事。我们一家人激动得眼含泪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亲声音颤抖地说:我们再也不是那个“小米加步枪”的中国了。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是新中国诞生最重大的意义,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前提。”一位专家这样说。 有家才有梦。 文章开篇那个小女孩希望一家人能去奶奶家过夏天的愿望再也没有实现,那时,她6岁。书中记录到,她并不懂什么是战争,只记得爸爸在他们的哭喊声中离开,到前线去打仗,他们就这样联系在了一起:战争——就是失去爸爸。然而战争的残酷还不止于此,之后的逃亡中,她和她的弟弟妹妹们又失去了妈妈。“我们的妈妈伸着手臂,躺在公路附近。我们哀求她起来,可是她不起来,她起不来了。战士们把妈妈裹进了遮雨的帐篷,买到了沙土里......几只大甲虫在沙土上爬来爬去,我无法想象,妈妈怎么能和它们在泥土里一起生活呢。”我合上书,眼泪从眼角滑落,我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为书里的记录掉眼泪了,我甚至不忍心去试想当时只有几岁的孩子,是怎样的无助、恐惧还有绝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1a9fa02e3f5727a4e962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