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小故事

时间:2023-01-17 03:0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学家小故事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

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个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2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2等于333等于66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不过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师本来想怒吼起来,不过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由于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曾经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 -------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1902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个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但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但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由于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从小立志 科学救国------ 熊庆来的故事

熊庆来(1893-1969)是云南弥勒县人,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精通儒学,但更喜欢新学,思想很开明,对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bbc618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