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的故事散文 老黄不是人,是我们这地区对黄鼠狼的简称。若叫黄仙,便是尊称了。据说这小动物有点特异功能,专能迷惑人。所以名字便古怪。按说它应属于鼠类,与白鼠、松鼠、是同一宗族。直接叫黄鼠,就很恰当了。而人们偏偏在后面加个“狼”字,可见用心之良苦了。加狼而不是狼,无非是说它的刁钻狡猾象狼一样。 真正的老黄,我也见过。尖嘴细腰大尾巴,其实蛮漂亮的。只是行动诡异些,常常给人神龙见尾不见首之感觉。古语有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之说。一方面说明黄鼠狼会伪装,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不够强大。否则它也不会费劲巴力地装模做样。按着丛林法则,扑上去咬死算了,岂不省事?由此可以看出黄鼠狼吃鸡不容易,是有一定难度的。现实也正是如此,老黄是以老鼠为生的。它能串老鼠洞,这一点很多人都难以相信。老人们都说老黄无横骨,身子的收缩力极强。老黄吃鸡恐怕是迫不得已,雏鸡是它攻击的主要对象。因此人们恨它又怕它,连称呼都非常讲究。平时很少有人直呼黄鼠狼的。老年人口称黄仙,年轻人称老黄者居多。一般也不大敢声议论,据说怕它听到。它有特异功能,人是惹不起的。连医院里的大夫都说这叫癔病,谁都拿它没有办法。 传说,村中的一位老人很勤劳。每天早晨天刚亮,就背着粪筐子捡粪。一次转到村头,朦胧中见一队小老黄,个个驮着小红口袋,向村口走来。旁边还有一只,举着一截柳枝,大声吆喝着。见了老人,转眼就没了踪影,扔下了好几个小红口袋。老人捡回到家中,往一口小缸一倒,竟没能成了,又倒满了一大缸。你说怪不?人都说,该老人得点外财。 还有一个听来的故事。一户人家日子拮据,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斤白面。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家家吃饺子。这一户人家也只能包顿荞面皮的。谁知煮饺子时,全换成了白面皮的。后来才听说,邻居家的'饺子正相反,全变成了荞面皮的。不用说,准是老黄干的。 这故事真令人称奇。一只小小的动物,怎么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人们的眼皮底下把饺子掉包了呢?看来,这黄鼠狼确有点真功失喽! 传说毕竟是传说,当不得真的。然而,村中发生的几件事儿,还真由不得你不信。 南沿成意媳妇,体弱多病,好状上老黄。往往突然之间,便大呼小叫,手舞足蹈的。好几个人都按捺不住。但成意从别处学来个专法:扎针。人的都说,老黄天不怕,地不怕,偏偏怕扎针。一般说状老黄的人身上总有一个黄豆粒儿大小的疙瘩游动。只要用针别住人中穴位,它便跑不掉了。接着就可以寻找那个游动的疙瘩,用针别住。它便开始告饶了。成意说:“你看你,到我家来净闹事儿。你咋不给我弄点粮食来,也免得我挨饿。” “不行啊。如今谁家粮食都不宽裕。哪弄去?”老黄说。当然是借呈意媳妇的嘴。音质绝对变了。 “到粮站去!那儿粮食多,有的是!” “进不去啊。墙上全是电网,打更的扛着洋炮。还有两只大狗,可厉害了!” 听,这小家伙还很讲究。自然,成意还是放了它。而他老婆此时突然倒地,挺尸一般。过了一会醒来,浑然不知刚才发生的一切。这一次折腾,得好几天还过原儿来。 院里福堂婶患病多年。那次正在院中梨树下,与邻居唠嗑。冷丁刮过一阵小风,她便扯开嗓子,咿咿呀呀唱了起来。身子也轻飘飘地舞动。全不像个病人,更不像平时的稳重做派。村人知道,福堂婶是从不会唱戏的。 细听唱词,竟是自已编的。说村中某某曾说它的坏话,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还说某某家半大小子,拆了它的家,弄死了它的孩子,此仇一定要报。也就在这时,大门“吱呀”一声,她一下子跳进屋子里。“福三来啦!”话音刚落,便仆倒在地,昏死一般。 大家一看,果然邻居福三走了进来。原来,这福三生性,见到老黄之类,总是穷追猛打。据说他曾打死过好几只,皮毛卖了好几十元钱。看来,这老黄也怕厉害人。 说来也怪,大家坐在一起,说起福堂婶的唱词,还真确有其事。福常婶醒来后,别人问起,她竟一点都不知道。只说自已突然昏了过去。不过后来,说它坏话的人和拆它家伤它子的人,也没遭到报复和伤害。于是,有人便说,老黄何不直接状上它的仇人呢?唯一的解释便是:这老黄对健康人也无可奈何。只能借着病人的口吓唬吓唬罢了。总之,我从末听说过老黄伤害过人的传说和实事儿。 我们这个地区普遍供奉三种成仙的动物狐狸、老黄和蛇。蛇太阴毒,最令人恐惧,似乎做坏事的时候多。狐狸虽因蒲老夫子的渲染,有诸多可爱之处,但毕竟也常干些害人性命的事儿。只有黄仙,似乎本事最小,但对人也最无害。偶尔弄点戏弄人的恶做剧,也是适可而止,决不肯伤人性命的。因此也最最可爱。近些年来,常听某村某某某是香头,顶仙儿,可能大多也是这类把戏。 按说,无论什么,只要成仙得道,就不该再骚扰人类,只做善事才对。 近几年来,人们很难再见到老黄了。原因之一便是各种各样的老鼠药。在毒死各种老鼠的同时,也毒死了它的主要天敌--老黄。另一方面,人类居住区日益稠密,几乎挤尽了老黄的生存空间。说不准,用不了多久,这种神奇的小动物,也真的会绝迹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ba254298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