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教学研究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走入《论语》,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学生自悟、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重难点: 1、有感情地诵读,并准确理解把握选文含义。 2、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知识链接: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书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课本所选八则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1 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4、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适合者讲谈、研讨,互相后发,互相促进,将学问进一步提高。因为“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达到前两个境界之后,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像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君子”才能达到的境界了。 教学过程: 【走进文本】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论语>八则》。 一、课前预习,你准备好了吗?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论语 愠 默而识之 不悱不发 一隅 罔 殆 2、孔子和《论语》: 孔子 论语 3、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二、诵读并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学习文言文,有三条基本方法:一是诵读,这是最基本的,凡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得烂熟,不要求背诵的也要读得十分流畅;二是用心领会课文的意思;三是自己动手,积累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集中精力听读。 (3)自由诵读。 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②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4)全体学生齐读课文。 三、质疑交流: 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自学并互相讨论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可加以点拨、提炼、补充。 【感悟文本】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ee01f1ce2f0066f433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