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

时间:2022-09-04 00:18: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子夜》

作者:王子文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8

要:本文通过对作家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子夜的分析,总结出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特点,创作背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现实主义作品所展示的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 关键词:典型背景;典型人物;现实依据

作者简介:王子文(1996-),女,汉族,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2015级汉语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1 一、典型背景下的典型人物 (一)时代背景与工业文明

小说将时间定位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农业向现代文明转型的重要时期,工商业阶层也逐渐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队伍与知识分子、军人、士绅、农民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走向的动力源。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机械派认为中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只是残余。而左翼力量则认为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对吴荪甫这一工业文明代表的描写,成功地刻画了这一艺术典型,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二)动荡的农村与中原战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正值中原大战时期,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位大将各占一方,发生了一场新军阀的混战,为躲避战乱,吴荪甫的父亲,遵循太上感应篇的吴老太爷由乡下来到纸醉金迷的上海,然而在当时社会,传统已逐渐走向崩溃。吴荪甫在农村的家产也很殷实,但农村却因战争混乱,最终固守传统的老太爷因接受不了的上海脑溢血而死。作者这种对农村情况的侧面点染及其对战争的描写正是他全面、细致、多侧面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体现,使得时代背景更加具体,令人信服。 二、艺术形象的叙述与刻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03db0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