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精神分裂和心理疾病混为一谈 作者:钱 琦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9年第6期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将精神病与神经病混为一谈,其实精神病与神经病是有着根本区别的两种疾病。人们对精神疾病有很大的误解,提到精神疾病就以为是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重性精神病。事实上,它还包括人们所说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后者发病率更高,均需要前往精神科就诊。只是因为很多人对精神科、精神疾病不太接受,故有些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开设了专门诊治心理疾病的科室“心理科”。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对药物过分惧怕。为此,一些医生常说,不要害怕吃药,有病吃药是正常的,要用对待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态度来对待精神疾病。?? 曾先生今年31岁,是一名保安。按照家属的说法,曾先生“因父母离婚而伤害很大,心情很不好”。曾先生的父母因感情不和,于2010年离婚。2018年9月,曾先生逐渐变得孤僻、少语,常在家中上网打游戏,累了就睡,有时连续几天都不与家人讲一句话。家人帮他联系工作,他做一两个月就辞掉,问其原因,他也不愿意讲。而且,一旦父母与其讲话,曾先生就称,父母当年离婚,让他很没有面子。他还告诉父亲,外出时觉得有人在跟踪他,有的人他不认识,有的是认识的;他还说,家中去世的先人在指挥着他的大脑,他的行动被控制了。当时,家人都以为,真的是父母的离婚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其心情不好,于是经常开导、安慰他。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3个月前,家人发现他的行为更加怪异了。比如时常突然甩一下头,因为他觉得头的左侧特别沉重,甩后会舒服一点。走在街上,看到大小不一的木瓜,就觉得这是暗示父亲有大老婆、小老婆。吃饭时,吃几口就不吃了,因为他说听到堂哥的声音,让他要少吃点饭,家人告诉他堂哥明明不在,也没人说话,劝他再吃一点,但他不听。他还说,死去的人控制着他的眼睛,让他总是看一些圆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象征着团圆,意思是让他回老家拜祖宗。那些日子曾先生一直坚持上班,但同事都反映,他上班时沉默寡言,对大家的搭话也不理睬。 在父母离婚七八年后,曾先生再次反复提到父母离婚的事情,称父母离婚造成家庭的不完整,对他影响很大;他的父母也真的以为是当年离婚的事件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总觉得愧对儿子。然而,医生经过细心的精神检查后确诊,曾先生患了精神分裂症。这是曾先生的家属没有想到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病因仍未完全明确。不过研究已经发现,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另外,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异常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病前就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如孤僻、内倾、敏感、思想缺乏逻辑性等,而家庭或社会的应激因素,则有诱发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因此,父母的离婚,可能是导致曾先生出现精神分裂的诱因;但必须指出,即便父母不离婚,曾先生也可能会发病。 和很多人一样,提到精神分裂症,曾先生的家属马上就想到丧失理性的“疯子”。他们不解,曾先生一点也不疯,也不伤害人,只是很沉默,有点奇怪罢了,还能坚持工作,怎么就是精神分裂了呢? 重性精神疾病表现各异。不过,的确有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初期表现并不会那么“疯狂”。相反,他们表现得退缩、孤僻、懒散,逐渐脱离周围的社交,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生活毫无目的,情感淡漠,对亲人缺乏感情。在临床上,也时常可见这种貌似心理问题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都认为并不严重,觉得医生开导一下就好,也因此最常被忽视。 不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貌似温和的发病会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幻觉(比如曾先生凭空听到堂哥让他少吃饭的声音),妄想(觉得外出有人跟踪他,但其父证实实际并无此事;看到木瓜想到父亲有大小老婆、圆的东西就是要回老家拜祖宗),被控制感(称死去的人控制他的眼睛,让他总是去看圆形的东西)。而病情加重后,就很可能做出疯狂行为,伤人或伤己。 精神分裂症的预后,与其是否得到及时治疗有很大关系。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要提醒的是,“疯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容易被周围人发现,但更要注意那些比较像心理疾病症状的患者。当然,到底诊断为“心理问题”还是“精神分裂症”,还须到具备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由精神卫生专科医师进行诊断。?? 通常来说,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在工作、生活或婚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而感觉困扰,有些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但程度相对较轻。而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所谓的精神病,主要是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包括重症的抑郁症、躁狂症等心境障碍疾病。 在医学中,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同属于精神病学的范畴,需要在精神专科机构进行诊治。具体到每个疾病,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如果明确是心理问题,或者程度较轻的抑郁症、焦虑症,一般不会转变为精神分裂症。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不但有“精神分裂”的表现,还可能伴有抑郁、焦虑的症状。小部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表现类似于心理疾病,表现出紧张、焦虑、强迫、神经衰弱等症状,这部分患者最容易被亲属忽略,而耽误诊治。 编辑:修远 xdyszzsb@sina.com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f5efc8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