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哲理诗 本文是关于苏轼的哲理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苏轼宦海沉浮,漂泊无定,深品世态炎凉,对禅学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被贬黄州之后,他归诚佛僧,就着黄州山脚下一片名叫东坡的数十亩荒地,垦辟躬耕,慨叹人生,并写下《东坡》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从此自号"东坡居士"。在唐宋作家中,与禅门名僧交游最多的当推苏轼,加之他雄才大度,机敏过人,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禅的精神陶冶着苏轼,也滋润着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他写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哲理诗。 苏轼写了一首《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很久不被人重视,有人注意了,却是一片斥责声。清代才子、文学批评家纪晓岚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他甚至以质问的口气说:"千古诗集,有此体否?"在纪晓岚看来,没有这种体,当然也不是诗。其实正是这"无此体",看出苏轼的创新精神。 有一部佛门经书叫《椤严经》,书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才能成功。苏轼把它妙化入诗,更进一步,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我们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有新思想,这种思想前人有过,却没有说过,苏轼说出来了。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正是苏轼哲理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是苏轼的功劳。"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 文入诗",因为诗写情,文说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议论入诗",因为不议理不明。自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发难,到清代这七百年间,不少学者批评宋诗"以文入诗,以议论入诗",觉得没有"诗味儿"了,苏轼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我们不妨再看一首《独觉》: 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到此,让我们抄录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知你能否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a564d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