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谏是什么意思 兵谏释义: 用武力胁迫进谏。 兵谏 拼音: [bīng jiàn] “兵谏”指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听从规劝。 出处: 1、《左传·庄公十九年》:“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2、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左氏》以鬻拳兵谏为爱君。” 《左传》是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兵谏是什么意思 《史记·伍子胥列传》:“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 南朝梁江淹《恨赋》:“雄图既溢,武力未毕。 ”邹韬奋《经历》三二:“武力虽非抗敌救亡的唯一工具,但无疑地是最重要的一种工具。 ”巴金《死去的太阳》四:“前三排坐位中一个穿马褂的三角脸的青年半立起身子说:‘我看用武力占领租界是不合条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392196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