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钢琴学派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近些年来,西方钢琴学派对中国钢琴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20世纪西方钢琴各主要学派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民族特征、科学的演奏方法、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富有个性的演奏风格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走向民族化、个性化并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理论、教学与演奏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西方钢琴学派的历史入手,分析其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重大影响,以此来提高我国钢琴艺术的教育发展水平,达到质的飞跃。1709年意大利人巴尔托各梅奥·克里斯托弗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钢琴从诞生到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完善,最终已成为作曲家情有独钟的键盘乐器。相比西方的钢琴发展史而言,中国钢琴发展史则要短很多。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小规模从西方传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规模进行了普及。中国的钢琴传人历经了种种历史磨难,最终才取得了今日的辉煌成就。有关学者通过对现如今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西方钢琴学派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的发展的确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西方钢琴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德国音乐学家约·塞·巴赫在欧洲音乐史上被尊称为“音乐之父”,自他出现了之前的键盘音乐,大概只能从中世纪的后期开始陈述。我们姑且可以将钢琴音乐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中世纪后期的键盘乐器(1300-1500)、文艺复兴时期的键盘乐器(1500-1600)、巴洛克前半期的键盘乐器(1600-1675)、巴洛克后半期的键盘乐器(1675-1750)。18世纪初则是键盘音乐史上的新的里程碑,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德国作曲家巴赫。相信大家对其都有少量了解。他是—个多产的作曲家,经过他所谱的曲多达800多首,这些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以后键盘音乐的发展。可以这样说,他的最大成就就是将音乐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其自身的性格所致,他的音乐也往往带有人情味,生气勃勃。这些都对我国的钢琴音乐发展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胡迈尔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教育家,在维也纳手指学派的建立创造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他流畅清晰的手指技术,表现了趣味高雅的音乐艺术。众所周知的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继承了克莱门第动力性演奏技术风格,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了手臂乃至整个身体的力量,创立了崭新的弹奏方法。而接下来的匈牙利钢琴大师——李斯特则对弹奏技术又进行了大胆创新,采用了新颖大胆的又自由的演奏方式,主张应遵守由指尖到手,由手腕到手臂乃至上半身的力量传送规律,强调动作的协调性。这一切的创新模式全面而深刻地影響到了现在中国的钢琴艺术发展教育。 二、西方钢琴学派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经过很多西方钢琴家的努力和创造,历经了300多年的时间,终于创造出一套比较成型的西方钢琴教育体系,这个成型的体系对于我国钢琴教育发展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1.西方的钢琴教育思想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中国在钢琴的教育发展上很 大程度地沿袭了西方的教学原则。中国人似乎很爱处处模仿,创新不足。现如今,中国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提出自己的意见,过度地依赖老师,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弹,学生完全依赖老师,不会创新。这种深受西方影响的旧教育思想,造成了很多学生将教师看做上帝。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过于机械,没有个性。 2.西方的弹奏技术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在中国历年的钢琴教育史上只重视钢琴弹奏的技能性训练。这种训练模式受到的主要是来自西方以莫扎特为代表的维也纳手指学派。他们的手指学派主要追求干净利落的手指弹奏技术,只注重钢琴弹奏的技能性训练。而据调查了解得知,中国人弹奏音色叫西方人来比,略显单薄,效果不够宏大,这种问题深受西方的影响,导致现如今的音乐表现欠缺,手指技术却相当精湛。 3.西方钢琴学派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并为之提供了群众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还处于探索阶段。如果将西方钢琴发展比作一个正值壮年的年轻人,那么中国的钢琴艺术还处在“襁褓”之中。西方钢琴音乐的传来,使当时尚处在萌芽状态的中国钢琴艺术呈现了勃勃生机。为中国不仅带来了欧洲钢琴艺术的精髓,还使国人深刻地感受到了钢琴艺术的巨大魅力和精妙之处,而且开拓了国人的视野,迅速地提高了我国钢琴专业人士的眼界,培养出有较高素质的钢琴爱好者,为中国钢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中国钢琴艺术的形成过程经过了一个从认识到认知,从顺应到同化再到创造的过程。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西方钢琴学派的影响。西方的钢琴学派推动了我国钢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相信,在西方钢琴学派的影响下中国的钢琴艺术教育将走向—个新的高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c8af64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