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一)

时间:2022-03-29 22:52: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

摘要]《下泉》是曹国的风诗,《曹风》在国风中属于十二变风之列,乱世之音哀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本文从诗歌主旨和创作时间两个角度入手,对此诗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主旨创作时间思治之作

《诗·曹风·下泉》一篇共分四章,每章四句,现录之于下: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自毛《序》以来,各家对此诗的内容,自有不同的解释。毛《序》云:《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齐说曰:下泉苞稂,十年无王。荀伯遇时,忧念周京。鲁说、韩说已不可闻。可见三家说是在毛《序》基础上的进一步地申述与发挥,认为国人所忧思的明王贤伯当指诗中的(古:通)后人多从此说,此处不再一一地详述。只是今人蓝菊荪认为,如果一定要说所疾者为共公,则太过于拘泥,但他总的来讲还是赞同此说的。

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持美荀跞一说。他依据齐说十年无王,荀伯遇时,认为此诗是曹人美晋大夫荀跞纳敬王于成周一事而作的,并以《左传》证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王使告于晋:天降祸


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乱心,以为伯父忧。我一二亲昵甥舅不惶启处,于今十年,勤戍五年,余一人无日忘之。何氏认为,自春秋昭二十二年王子朝作乱,至于三十二年城成周,恰为十年,与十年无王相合。同时,又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二年,周景王卒,王子朝作乱,攻杀王子猛。晋荀跞、籍谈等率师助敬王伐王子朝。二十三年,天王居于狄泉,二十六年,荀跞帅师纳王。根据这些史实,他认为此诗中下泉当指昭二十三年天王所居的狄泉,诗中的郇伯当为景王之乱时,由晋文公派来助敬王伐王子朝,并纳敬王于成周的晋大夫荀跞。后清人马瑞辰从此一说,今人屈万里、程俊英等也认为此说可信也。 朱熹《诗集传》持伤周王室说。朱《传》曰:诗首章是比而兴也,王室陵夷,而小国困弊,故以寒泉下流而苞稂见伤为比,遂兴其忾然以念周京也。诗之卒章言黍苗既芃芃然矣,又有阴雨以膏之,四国既有王矣,而又有郇伯以劳之,伤今之不然也。郇伯,郇侯,文王之后,尝为州伯,治诸侯有功。可见,朱老夫子认为此诗殆为伤周王室衰败,已无力再号召命令诸侯国,诸侯国也不复勤王,所以曹、桧等小国就处于困弊之中,故会产生忧思明王贤伯之情。同此说的还有清人方玉润,其《诗经原始》云:《下泉》,伤周无王,不足以制霸也。他认使周而不衰,则四国有王,……又况承王命而布王恩者,有九州之伯以制之。昔者,郇国之君尝承是命治诸侯而有功矣,而今之不然也。不能不忾然寤叹以念周京,如苞稂之见浸下泉,日芜没而自伤耳。 如此诸说,令人莫衷一是。笔者窃以为:于诗旨,似于毛《序》相合;


于诗义,又似于朱《传》所合也。对此,陈子展先生给我们作了一个精妙的概括,其《诗经直解》云:《下泉》,盖衰周乱世,曹人思明王,颂贤伯之作。玩诗义,确有不胜今昔盛衰之感。……《诗序》不违诗旨。至说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或由于诗以冽泉浸稂起兴。笔者认为,陈氏一说极妙,既点明了思治之旨,又与诗义相合,令人拍案叫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904cd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