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道德状况、成因分析和前景展望1 万俊人(北大伦理学知名教授) 本次讲座的主体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兼论如何看待历史,如何规划未来。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1.什么是社会转型期 2.社会转型期的道德问题,如何评估(滑坡?还是崩溃?) 3.怎么办?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一、什么是社会转型 对于这一问题,社会学通常采用量化、定性的方法。而政治哲学则认为,社会转型期是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哈贝马斯指出,现代社会实际上都在发生这样的那样的结构转型,社会日趋公共化。 对于当下中国而言,犹如火车加速拐弯,并且是跨越式加速。开车的常识是带刹车拐弯,加速转弯的后果是社会风险急剧增加,许多社会相应的变革没有完成。一个政策通常是某地试验,很快就推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方法犹如吃夹生饭。风险表现在很多方面:高昂的社会成本、生态环境代价、文化和精神的代价,其中包括道德。过去所熟悉的懂得观念是老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但市场经济以后,整个社会的主导观念不再是政治而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市场就是河床,成为一种经济轰动,资本是水,河床要注入水。市场实际上是资本的运作。资本就是钱他妈,凡是能生钱的东西都是资本。马克思指出,资本就是贪婪。资本从来不会停止自身的扩张,从来不会满足与既定的利率。主导规则时经济理性的规则:用尽可能低得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使小钱获大钱。社会的最基本的规则化约为经济理性的规则。 改革开放以后解放思想的一个潜台词:要放弃一些道德的幻想,要向经济、利润转化。30年的市场经济的结果是经济理性的规则已经成为社会的规则,包括道德规则。问题是西方是否如我们一样? 伦敦、阿姆斯特丹的历史痕迹,我们在经历老牌资本主义的经历。加速转型有几个必然的特征: 1.连续不断的跨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原始资本极度匮乏的前提下开始的急速起步,实际上中国高市场经济是在零资本的基础上开始的。70年代末河床的第一股水来自特区,特区都在特殊的沿海,海外华人的钱包,华人喜欢储存钱。举全国之力办特区,特区是吸引原始资本的一个窍门。海外华人注入了第一桶金。 3.高积累、梯次性,不均衡发展。改革开放所创造的财富是储蓄的,东中西梯次性,差距极大。每个国民都大致待遇的国家。国民资格意味着基本人权,体面的尊严。社会道德状况糟糕的重要原因。 4.借助传统的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能在加速转型时期保持社会稳定。中国人性格总体温和。农民的巨大牺牲——这是一种政治优势,值得批评。 5.严格的国际技术限制自我创造加速发展。 1 本文根据万俊人教授于2011年12月13日在厦门大学所作的一场报告发言整理而成。文中有记录谬误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6.从速度优先到品质优先。过去的量化、粗放型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问题 后文革时代,因为没有理想,国人突然之间脑子一片空白。50年代整个社会仍然沐浴在革命道德之中,那时虽然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很微弱,但整个社会成员保持着微弱的道德感。现在社会普遍不诚信,现在做一个好人要比一个坏人难得多。做好人的风险很大,整个社会道德在滑坡,道德在崩溃。中国社会最大的风险,不是经济的不是政治的,而是道德的,有巴比伦化的危险:巴比伦人短命不代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巴比伦人发明“黄”“毒”,贪图享受。中国人缺德,社会道德发展到一个严重的社会, 中国社会发展到基本道德界限的模糊,“范跑跑”事件的社会反响。伦理顶天立地,天是宗教、地是法律。社会的道德自律,我们对领导的道德有幻想,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明显的错误还被理解,道德不断下跌。社会转型期的症结:失去规范标准的界限。道德滑坡、道德危机。 道德重建的问题。正视社会现实,分析深层原因,比如为什么不信任,因为人类没法相信。他洗脱现象,政府做的再好,制度中人(操纵制度的人,受制约束的人)制定规则的人犯规带来的社会示范效应极差。公共示范,制度再好,操控制度的人带头违反,人们对公共社会的信心。 三、怎么办? 道德滑坡的最近解决办法,权宜之计,政府官僚的示范!只要官员能做到,百姓就能做到。即便制度不是很完美,官员也要示范。 从长远看,重建社会的信念体系。商业社会人们不再相信非物质的东西,包括知识,钱能买来一切。我们需要某些信念,尤其是一个民族尤其需要。 特别需要告诫的是:“政治学人最要关注的不是政治学,而是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共产党为自己的执政地位辩护的时候,就可以看成是民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261c2c36137ee06eff9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