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10367017 政务学院 孙启蒙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誉为在其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提纲》中,马克思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就是科学实践观,平全面系统的阐释了科学实践观的内涵,运用科学实践观揭示了唯物史观的一系列的基本观点。 首先,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我们并不能单单从唯心主义来理解人的单纯能动性,也不能单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单纯受动性,而是要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其次,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提到这样几个观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其思维的客观真理性。 然后,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同时指出宗教不是人的、自然的永恒的本质,它是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的产物。 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通过阅读《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 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55d183321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