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育人为办学之本”,教书和育人都是研究生指导教师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和神圣使命。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他们教书育人的潜力,不仅是实现研究生全面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现在亟须彻底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谈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关心导师,消除隐患。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是社会对研究生导师的认知以及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素质。平心而论,研究生导师尽管知识层次、文化修养较高,但也是食人问烟火的凡人,同样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他们长期治学教书,甘于淡泊,家中积蓄不丰。况且,近几年来,社会上脑体倒佳、分配不公的现象未从根本解决,加之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更使指导教师感到困惑,甚至愤懑。这些情绪,自然而然地会流露出来,势必对研究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有关方面除从思想上教育,提高导师的政治觉悟外,还要从物质生活、政治待遇、科研条件上关心导师,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消除一些不合理现象,引导研究生导师“风物长宜放眼量”,深入理解当前与未来、曲折与前进的辩证关系,坚定信心,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参政议政,为深化改革,清除腐败尽心尽力,不做对研究生培养不利的事,不说对研究生成才有害的话。 第二,把好“入口”。合理分流。在发达国家,研究生导师教不好书、育不好人,培养的研究生水平差、能力低、就业难,则吸引不到优秀学生报考,教师就要被校方“炒鱿鱼”。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才需求缺口大,教授职务终身制,且由于社会分配不公的影响,教师队伍不稳,人才外流严重(出国、下海、从政等),客观上也放松了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为了保证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合格率,高等学校一定要严把“入口”关,严格按规定的条件遴选研究生导师,明确指导教师的育人职责。同时,不妨下功夫摸清导师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适当分流,通过经费支持等手段,鼓励那些政治素养高、敬业精神强、科研能力突出、育人意识浓厚、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态度认真的导师多招研究生;通过岗位设置等方式,安排那些表达能力较差、教学水平不高或教学态度不认真的导师从事专门的研究、开发或教辅工作。 第三,完善制度,营造气氛。该赏的不赏,是对真善美的亵渎和嘲弄;该罚的不罚,是对假恶丑的姑息和纵容。高等学校应当千方百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形成育人重要、育人光荣的风气。建立育人有功者受奖、育人有过者受罚的机制,将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和教书育人制度。将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衡量研究生导师是否合格以及聘任、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不负责任或不能胜任者,要及时调整。定期组织对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项检查评定(不仅要听取专家的评审意见,而且要请研究生为导师打分),检查结果与研究生导师的升等晋级、出国深造、年终考评、奖教金评选、招生计划等直接 挂钩。对在研究生培养中教书育人工作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并优先或破格重用;对在研究生培养中未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或对研究生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或对研究生施以不正当教育和影响的指导教师,应当视其情节轻重、影响程度和认识态度分别给予必要的批评、教育、处分,甚至暂停招生权,取消导师资格。 第四,提高素养,增强能力。在校研究生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善于思索、勇于实践,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需要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朝夕相处的导师指点迷津。研究生导师的知识越渊博,业务越精湛,视野越宽广,品德越高尚,学生就越钦佩和信任他,育人的功效就越显著。可见育人者必须首先育已。作为研究生导师,要做“人师”,承担研究生德育工作,仅仅精通业务是不够的,还应该研究政治理论,加强师德修养,探索育人艺术,增强育人能力,以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去感染人、影响人。研究生导师应该在业务水平、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奉献精神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知识,及时研究、总结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随时随地、自然而然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磨练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励学生的理想信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第五,结合实际,热情引导。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练达的社会行为能力不会在头脑中自发产生,要靠德育教师精选主题、注重实效去讲授,要靠莘莘学子钻研理论、联系实际去感悟,要靠指导教师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去引导。导师是过来人,熟知研究生在恋爱、婚姻、家庭、房子、票子、孩子、国内苦读与出国深造等方面的追求、彷徨和苦恼,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设身处地地与研究生沟通、交流,督促研究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引导研究生“像哲学家那样思索,像实干家那样行动”。导师是过来人,深知哪些书、甚至哪一本书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妨开出书目,建议一读,并组织研究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第六,留心观察,配合管理。目前在校研究生大多奋力进取、刻苦钻研,但也有一部分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业务不求甚解,学习不够踏实,思想改造懈怠,做出与身份不符的事情,或弄虚作假剽窃成果,或假借交友游戏感情,或追逐金钱不择手段,甚至组建反动集团。这里既有思想教育的问题,又有管理制度的问题。而教育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之所短正是管理之所长,教育就是管理,管理也是教育。研究生导师不妨细心观察门下弟子的思想、语言、行为,见其善者表彰之,见其恶者批评之,使其防微杜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并及时与主管部门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奖勤罚懒、激励先进,奖优惩劣、弘扬正气。对那些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在某一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者,积极推荐其参与校内外各种“优秀”、“先进”的评选,并优生优分(分配);对那些品行不良、屡教不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者,要敢于负责,本着“惩前毖后,治病 救人”的原则,提请学校主管部门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62036d0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