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第一个看见热气球的中国人 作者:暂无 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6年第6期 公元17 9 3 年9月14日,在今天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当年叫热河行宫的地方,清高宗乾隆皇帝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英国的使臣马戛尔尼。在历史书上,马戛尔尼的故事更多局限于使臣们该以怎样的礼仪觐见天朝上国的皇帝,但实际上比这个更有意味儿的,是马戛尔尼带给乾隆的那些礼物—它们代表着当时英国乃至欧洲最新的文明成果,正因为这些礼物,乾隆皇帝也就成了第一个看见热气球的中国人。 为什么热气球没有在乾隆皇帝面前升起? 马戛尔尼带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中,有三样特别值得关注。最为瞩目的,便是一具大型热气球,其下方的吊篮里,可以乘坐一名乘员一直升上高空。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的1793年,热气球在欧洲发明仅10年,是当时最令人惊奇的科技新发明。马戛尔尼计划为乾隆皇帝进行一次热气球升空试验,让中国皇帝看看英国人是怎样把人类送上天空的。 可这一试验计划却被权倾朝野的大学士和坤浇了一盆冷水。马戛尔尼在日记中写道,和坤断然拒绝了现场试验热气球的请求,这让他十分懊恼。因为“如果中国人看到热气球,他们便会懂得欧洲文明发展到了何种地步”。 和坤拒绝马戛尔尼试验热气球的原因,也许是不希望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高高凌驾于万岁爷的头上,毕竟晚年的清高宗好大喜功,而且变得刚愎自用。乾隆皇帝本来是有机会成为见到近代热气球升空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他没能亲眼看到热气球试验,也没有机会思考热气球将怎样改变人类社会。 送给乾隆爷的威武战舰 马戛尔尼带给乾隆的另一件礼物,是拥有100门主炮的皇家海军“皇家君主”号风帆战舰模型。马戛尔尼来华乘坐的座驾,是拥有64门炮的战舰“狮子”号,但英王乔治三世并不知道大清帝国的海洋力量有多强大,生怕“狮子”号在乾隆帝面前不够威风,因此特地把刚刚服役不久的一等战舰“皇家君主”号的模型送给乾隆,其潜台词就是说“中国皇帝,看看我皇家海军的实力吧,与我大英帝国通商交好是中国的必须”。 但马戛尔尼并不知道,当时的中国仍然实行海禁,出海通商完全处于朝廷严控之下,中国的海洋交通,以及海军装备,早已落后于欧洲。49年后的1842年,作为英国远征舰队的旗舰,皇家海军“皋华丽”号战舰一路开到南京江面,鸣放礼炮庆祝《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而这艘战舰也不过装备74门炮,比“皇家君主”号差了一大截。 拒绝燧发枪表演 马戛尔尼还命令自己的使团卫队为乾隆皇帝安排了一次火器操演,但清朝官员拒绝了这一请求—也许大清官员会把这一请求理解为“英夷在向天朝炫耀武力”。马戛尔尼在日记中对此耿耿于怀,“他们连看都不想看一下,要知道中国军队使用的仍然是火绳枪”。 1793年的大清军队,使用的火器主力是火绳枪,而早在90多年前,欧洲人已经开始用燧发枪替代火绳枪。中国人的火绳枪一直使用了七八十年,几乎延续到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带着装有定装弹的撞针式步枪来到中国时,清军仍然使用着为数不少的火绳枪! 看到这些,我们可以认为乾隆爷没远见,正如英国史学家这样评论,“欧洲正凭借科技发明摆脱蒙昧,而中国仍沉沦于迷信。看看中国沿海的大帆船,往往在船头上绘有大大的一对眼睛,如果你问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会回答,如果没有眼睛,大船怎么看得到方向,如何知道自己要驶向何方呢?” 殊不知,当时的欧洲人已经可以凭借六分仪在航海中纵横海疆。船头上画的眼睛再大,也没法让一国的海洋力量知道自己去向何方。 文明需要明亮的眼睛,这双眼睛不是画笔绘就,也不是某一个统治者的明眸善睐,而应该牢牢生长在民族精神的面庞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1a299b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