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看“春晚” 淡看“春晚”-关于猴年春晚的心情随笔 今年的春晚恶评如潮,甚至很难找到哪怕一二亮点。说来还有点熟悉的意味。工作入职的首年,一干新人被要求参演一个诗朗诵节目——一种在我看来属于上古时代的表演形式。其立意之乏味陈俗,与今年春晚不遑多让。 然而就结果而言,那次演出却很成功,单位的老领导们据说看得热泪盈眶,以至于将看此节目的录像作为之后每年新员工培训的必修项目。我们这些参演者也彼此加深了了解,确立了深厚的友谊——似乎是皆大欢喜了。但节目本身真的很无聊,想来之后被迫观看这一节目的每一批新人,其无聊之情都与看今年春晚无异。 所以我觉得这样一台春晚的出炉大约也和我们其时异曲同工。 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充满老一辈人喜闻乐见的元素;其二,充满老一辈人想象中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元素。 当然,我并不想像叛逆期的少年人一样控诉家长作风,只是在平静地描述一个事实。娱乐审美本身就是个见仁见智、没道理可讲的东西,唯一的道理就是:看心情。 我们力挺六小龄童的经典孙悟空,我们怀念春晚常青树的赵丽蓉老师,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德艺双馨,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活跃期正好与我们无忧无虑的少年期重合? 至少在我心里,后者更多于前者。 所以我能理解,长辈们在自己活跃的年代就只熟悉政治挂帅的“戴着脚镣的舞蹈”,他们看着这样的节目,思绪就会不经意回到年轻时,回到那些属于他们的光辉岁月中。 所以这当然不是什么值得嘲弄的价值观——非要说的话,过年这件事本身就是团结在家长制之下的集体怀旧仪式,春晚则是习惯性地成为了这一仪式的背景装饰,极端点说:只需要《春节序曲》《金蛇狂舞》《难忘今宵》这些音乐再加上主持人打鸡血般的亢奋就足够成为一台“春晚”了。 在许多年之后,哪怕电视上的所有面孔都变得陌生起来,自己已经无法理解所有梗的时候,只要还有着这些元素在,我大约就能回想起已成为遥远过去的当下时光,升起些或浓或淡的怀恋来。 思绪至此,就觉得计较一台仅仅作为背景的晚会的精彩与否,实在是太糟蹋这宝贵的春节假期了。 不如就让它伴了零星的爆竹声继续在电视里映衬着这个节日吧,能踏实陪着长辈们欣赏它的喧闹,能尽情和小伙伴们吐槽它的无聊——则世间荣辱皆作远山浮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4a0ae2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