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 从古代起,节气就是人们把一段时间划分成24份,以此来衡量农历一年中每一段时间的一种方式。节气的发展经历了历史上许多阶段,不但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也对自然物候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节气把一些特定的农历月份中的关键日期划分开来,比如农民种植粮食、农作物割收、节日等;又如每年春夏秋冬季节更替、适宜外出活动、气候变化等,这些都是受到节气的影响。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许多自然物候现象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地中海地区的杏仁果树为例,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即节气月圆,杏仁树的花开始绽放,到八月十六日,即节气朔,杏仁果实也陆续熟透,可以摘取。又如在美国西南部,每年农历四月初六,节气清明,栖息于此的大量野牦牛,因为感受到就要开始其南迁旅行,就会一起大规模出发,组成数以千计的「牦牛大军」,向着他们渴望的青草们去。 此外,在节气每个月每个时辰的变化中,还会有着许多显著物候现象。比如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这是节气大暑,这一天,地面的温度极高,野生动物都会选择静止,人们也可以感受到炎炎夏日的暑气。而农历十月初八日,这一天的节气叫做白露,此日的立秋最为显著,天空会有着不断的秋雨,气温开始渐渐下降,空气中有着凉爽的清新。 总而言之,节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记号,也是人们理解自然物候现象的重要标尺。它不但支配着农业生产,也是每一个季节变换的重要标志。通过观察节气的每一变化,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自然界的节律变化,从而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 1 -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50c580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