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创城故事,看济宁变化

时间:2022-07-22 12:31: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的家乡在山东济宁,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多山、多水、多圣人。有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梁祝文化等等。有着“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称号。近年来,济宁经济飞速发展,逐步创建数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目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济宁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小巷不在有喧闹叫嚣的小商贩,路面干净整洁,墙体粉刷一新,走在哪里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珍贵的城市品牌,承载这一座城市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创城并不仅仅为了一块牌子,而是惠民利民的关键之举。以创城为载体,踏踏实实、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让济宁城市更美,环境更优,市民生活更幸福。对于创城,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矢志不渝、全力以赴?经过一段时间全力攻坚,我们每一位市民都得到了答案:

创城三年来,特别是今年创城“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我市以创城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总结出一系列城市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的一大批疴治顽疾。“路长制”、“网格化”、“数字城市”等举措形成了城市治理的长效机制,随之带来的是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秩序更加顺畅,生态环境更加和谐。

创城事关群众福祉,创城以来,我市加大投入,围绕“平、美、净、序”对市政设施、人居环境、卫生环境、市容秩序开展提升行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对城市长期无人管理的小区、市场、单位宿舍进行了全面治理,对供水、供暖、供电等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急于解决的问题优先考虑解决方案,以求服务及时到位。

创城以来,我市立足孔孟之乡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礼让斑马线、广场公园不文明现象整治等活动,市民文明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如今,行走在济宁大街小巷,市民会顺手捡拾垃圾;公共场所办事市民会自觉排队,秩序井然; 马路上,交通违法行为大为较少,车让人、人守规已成为常态……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没有终点。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济宁明天会更加美好,人民会更加幸福。

“创文明城市人人参与,置美好环境人人受益”,我积极参与其中,自觉维护城市形象,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我相信人人参与“创城”,人人都能获得快乐!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每人都付出一点劳动,贡献一点力量,“运河之都、礼仪之邦”——我们的家乡济宁一定会更加辉煌夺目!

创城你我他,济宁大变化

山东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多山、多水、多圣人。它有着“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称号,有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梁祝文化等等。而文明的宣传推广近年来进行的如火如荼,家喻户晓。现在“全国文明城市”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济宁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文明城是惠民利民的关键之举。它以创城为载体,踏踏实实、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让济宁城市更美,环境更优,市民生活更幸福。

我市加大投入,围绕“平、美、净、序”对市政设施、人居环境、卫生环境、市容秩序开展提升行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对城市长期无人管理的小区、市场、单位宿舍进行了全面治理,对供水、供暖、供电等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急于解决的问题优先考虑解决方案,以求服务及时到位。我市立足孔孟之乡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礼让斑马线、广场公园不文明现象整治等活动,市民文明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如今,行走在济宁大街小巷,市民会顺手捡拾


垃圾;公共场所办事市民会自觉排队,秩序井然; 马路上,交通违法行为大为较少,车让人、人守规已成为常态……

但是总有少数的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车辆乱停,做有损城市景点形象的事。特别是端午节这一天,人山人海的,拥挤得水泄不通的,虽然实施了交通管制,但还是有好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为自己方便,胡乱停车。而随手扔垃圾的更是大有人在,而我能做的也只是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创建工作从群众身边的具体事情入手,抓住细微之处,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人民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提高素质。只有这样,创建工作才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也才能真正体现“创建为民、群众创建”的真谛。

文明,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划过了华夏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古有三纲五常,今有五讲四美,文明的江水,顺着黄河的波涛,顺着长江的碧浪,丛远古至今,敲击着中华大地,敲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也洗涤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

古有孔融让梨,这是尊敬兄长的文明;有程门立雪,这是尊师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迁,这是爱护晚辈的文明;有高山流水,这是朋友互敬互爱的文明;有举案齐眉,这是夫妻见相敬如宾的文明。



但是,曾经无比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如今却变得暗淡,失去了原有的光芒,而历史长河中千淘万漉的珍珠,却被世界的浮华与喧闹蒙上一层沉积的污垢,无法抹去。当道德与利益的天平已经严重倾斜,当人们对文明规范充耳不闻,当人们的心灵为世俗名利所纷扰,我们,是否还能看到文明那微弱的光芒,是否能听到祖祖辈辈的谆谆教导?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名号是否依然无愧的毅力于世,不曾倾倒?

令人叹息的是,这文明正遭受着无情的摧残,如珍贵的书卷无人翻阅已被蠹虫侵蚀,街上随处吐痰乱扔的情况扔屡禁不止时有发生,公共物资仍时时被破坏,干净的墙面仍时有小广告的出现,公共汽车上让座的人越来越少,争挤上车的人却越来越多,大量河水被污染,大量森林被砍伐,大量珍贵物种正走向死亡的边缘……到了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来弥补的时候了!

文明不能只放在嘴里,更要放在心上,表现在行动中。

见到一张废纸弯腰捡起,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分类丢弃,爱护动物,不乱踏草坪,不在树木上乱刻,真正把居民区乃至城区当作家来呵护,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遵守法律法规,知法、守法、护法,自觉弘扬文明道德之风,对违法乱纪行为坚决抵制,把自己融入家庭、集体、社会,而爱祖国,热爱生活,那么祖国便会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一句公益广告说的好:每个人跨出一小步,那整个社会就会跨出一大步。当行为规范支撑起中华13亿儿女的脊梁,那么中国这条巨龙必将腾飞而起,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df118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