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文化论(一)

时间:2023-01-11 07:20: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白山文化论()



内容提要:长白山是长白山文化的本体,长白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长白山人文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以群经之首《易》为理论架构,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为: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保合大和,损益利用。长白山文化精神的推定,为长白山及长白山文化的本质性给出了哲学本体论依据,为长白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出了文化进路;为长白山及长白山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因长白山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和贯通,从而为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本体论支持。

关健词:长白山、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文化精神、儒学、道学 一、前言

长白山地处东亚之巅,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和其发端之河流与绵延之山地,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刚健中正蕴发的生生不息之气象,懿化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本体论特征的长白山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的思想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作为主导性、本质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形成了以儒、道相辅相成的人文载体。而长白山文化正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自在形式,展现出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任何一种文化都由自然本体作为生化的根据,由此发端出生成和运用文化的主体,从而形成人文载体。所以,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依据和长白山文化的主体论推定是两个相关的问题,其决定了以下理论进路:文化是什么?长白山文化及文化精神又是什么?作为自然本体的长白山,其本体即存在论依据是什么?关于长白山文化精神的理论推定怎样才能与中国及人类文化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显然,这是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类文化的中和贯通问题。

长白山不但资源丰富,而且景色优美,中华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塑造了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所具有的本体论特征,使长白山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与主体论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却没有为学术界所认真梳理与界定。有关长白山文化的研究,除了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满族文化和长白山人参传说之外,应当认为,能够把长白山文化上升到理性层面以进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推定,可谓凤毛麟角。因此,为了保护开发长白山,为了使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亟应对长白山文化作出本质性推定。

在历史和文化视域中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决定了文化及理论的时代特点。现当代文化研究表明,狭义和广义上的文化研究都更加依靠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这显然是重要的,因为文化毕竟是人类自身的事情。然而,尽管社会学和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贡献很大,却无法绕开亘古未变的哲学问题对文化建构产生的限定。社会学和人类学在本体论上的无能为力,使文化问题不得不回到哲学本身。从本文的论题可知,讨论哲学并不是本文的目的,但是,由这一论题所决定,正确地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却不可能绕开哲学本体论,甚至于这个论题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作为自然本体的长白山对形成长白山文化精神的决定性作用。所以,长白山与所形成的文化之间的历史与逻辑关系就成为本文的主体,显然这是长白山文化的自然本体和人文载体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由这个思想理路所决定,长白山文化精神与中国文化以及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使这个论题具有了理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就是说,只有使长白山文化与中国文化及人类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必然历史发展具有理论建构的逻辑统一,从而使长白山文化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长白山文化研究的终极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长白山文化具有人类文化的主体意义,才能使长白山文化和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长白山文化

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问题使我们回到《易》,回到文化定义的本源性。关于文化,《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天文运化由其时机,人类文明由其知止,明其行止谓之文明,以这样的人文化成天下,谓之教化。《贲·象》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所谓以文明化成天下,乃庶政之文也。关于《易》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3],知其行止之道,文明之所在也。可见,文化是人类规定自身行止据以生存懿化的文明形态;而文化载体,则是对文化形态和人类行止以文明之的传载之体。所以,人类的主体性决定了文化的载体性。也就是说,文化应当具有据以立论的本体和懿化天下的载体,否则,既不能称其为文明,也不能称其为文化。《离·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所以,能够化成天下的文化,必然是重明以丽乎正的文化。是故,日月之明丽于天道,百谷草木之明丽于地道,天地之明丽于正道,人道之明丽于文化。由此可知,文明因文化而明之,文化依文明而化之。

是故,天道丽乎正者,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4]地道丽乎正者,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5]由天地之道推定人道,人道据天道而丽乎正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人道据天道而丽乎正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7]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易》因此成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原理均以《易》为本。

根据《易》理,人道之明丽于文化。观乎长白山之人文可知化成长白山之天下者,乃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现存文献,长白山文化始于原始社会,长白山区世居民族主要是满族和她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这个民族多有变化和迁徙。同时,她又与中原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共同发展,从而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整体。”8]“肃慎,有的史书文献亦写作息慎、稷慎,是中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秦以前,已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肃慎族在人种上属于蒙古人种,与中原远古居民有血缘关系。有的学者认为,肃慎族起源于今中国的山东半岛9]所以,就现代民族文化而言,满族文化已被中原文化所同化,长白山文化的人文载体已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10]“肃慎,臣属于周,因向周贡楛矢石砮而名扬中原。据史书记载,肃慎在周初即接受周朝的册命11]可见,就文化而言,肃慎最迟在周初就已经为中原文化所开始同化。周初武王克商,殷王室贵族箕子5000人入朝鲜,武王就而封之。箕子因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二祀来朝。后发展为朝鲜,其势力范围已达今集安在内的鸭绿江中游一带。12]秦以前,燕国于东北设立郡县,此时长白山为燕国所辖。13]

长白山的名字,见诸最早的文献是《山海经》,其称长白山为不咸山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14]这表明,早在秦汉之前,就已经对长白山进行了命名,据现存文献,不咸山是长白山最早的命名,此为学界定论。《通典》称:挹娄即古粟慎,其国在不咸山北15]现代主流学界认为,不咸为蒙古族不而干的音译,意为,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长白山赋予的神密色彩。

自秦汉之际称长白山为不咸山之后,其后又赋于不同的名字。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16]“东沃沮在高句丽,盖大马山之东,滨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17]可见,后汉至三国时,把长白山称为盖马大山盖马大山意为《魏书·勿吉传》称(勿吉)国南有从太山,魏言太皇《新唐书·北狄传》《隋书·靺鞨传》又以徒太山称长白山,之繁体误写,在满语中音为意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22e9e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