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人生悲剧原因的分析 纵观高加林的人生,无论是他的事业还是爱情,作者塑造的都是一个悲剧的形象,追溯悲剧产生的原因,除了高加林自身的原因(主观原因)之外,还有特定的社会时期所产生的客观原因。 一、主观方面 1、 性格 高加林是倔强、自信、好强并富有理想的青年,他是农民的儿子,但他打从心的想摆脱农民的生活,他的父亲供他读书,他向往城市的生活,但也正因为这远大的理想成为了他悲剧的根源,在读完高中后,他成为了一名体面的教师,但后来却被同村的三星(高明楼的儿子)因关系给顶替了,一方面他因痛苦而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高明楼的不光彩行为又激起了高加林的好胜心,他要战胜高明楼,就必须到城市去发展,他通过马战胜走后门,成为了一名通讯干事,因为有好的才华而受到别人的任课与尊敬,但他不满足现状,希望通过黄亚萍而到大城市发展,于是他抛弃巧珍,选择了黄亚萍,最终遭到克南母亲的举报,他的事业有化为了幻影。 2、 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加林是没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正确的生活原则的。在感情上,当巧珍向他示爱时,他很矛盾,因为和巧珍在一起,就注定一辈子要待在土地上,但当时他内心是脆弱的,他没有坚定自己的信念以及正确的生活原则,他知道没有结果,还是选择了和巧珍在一起,这不仅造成了他爱情的悲剧,更伤害了别人。在事业上,他虽然对高明楼通过走后门而让三星顶替了自己的位置很是愤恨,但当马占胜也通过同样的方法让他成为通讯干事的时候,他也选择了接受,没有坚定的信念,更没有正确的途径,他的悲剧是必然的。 当远大的前景与甜蜜的爱情同时摆在了他面前的时候,他选择了前途,这不仅是没有坚定的信念,更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虽然更爱巧珍,但他选择了牺牲巧珍而和黄亚萍在一起,来成全自己的前途,这是他私欲的表现,他具有较强的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是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表现,他没有走通向成功的正确的道路,最终遭到了克南妈妈的举报,但是,即使克南妈妈没有举报他,他以后也许还是会失败,因为从一开始对待生活中的爱情、事业以及其它的很多方面也是错误的。 二、客观原因 1、 社会环境因素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高加林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于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许多制度还不完善,不正之风没有得到好的管理,列如通过走后门,三星就把高加林给顶替了,高加林只是悲剧的一个代表,在那个时代,这样的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更让我们不解的是,在高加林受了高明楼的委屈之后,高加林的父母并没有支持儿子反抗,反而更加巴结在乡里只手遮天的高明楼,这也是在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所造成的特殊的社会生活方式,高加林生活在那个时代,孤立无援,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悲剧的。 2、 城乡差别 城乡差别也是导致高加林悲剧的重要原因,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是重要的客观因素,农村姑娘刘巧珍是体力劳动的代表,黄亚萍则是脑力劳动的代表,这两个人象征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高加林则游离于两者之间,又没有融入这两者之间。 当高加林第一次回归土地的时候,他接受了巧珍的爱情,虽说刚开始矛盾过,但最终感情战胜了理智,他决定认真地爱巧珍,但随着高加林事业的发展,黄亚萍的示爱以及他对自己前途的追求,他对巧珍的感情也就变了质,他开始看不起巧珍,觉得没有了共同语言,最终抛弃了巧珍,而对于黄亚萍来说,她高中时就喜欢高就林,但高加林回归了土地,她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但当高加林来到城市并当上了通讯干事后,黄亚萍又有了机会,以能够让高加林有更好的前途为担保,与高加林在一起,最后高加林被告发,不得不又回到农村,他与黄亚萍又因为成了两个世界的人分手,可见,城市与农村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高加林尽管才华出众,但他也不得不受到这一客观条件的制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b1e9be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