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时间:2023-01-23 17:27: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的现状及提升策

作者:孟晓雅

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5



深度报道是指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具有引导舆论、提升品牌、满足需求三方面的意义。就其发展现状而言,它既存在辨识度、用户参与度上的优势,也存在效益稳定性、舆论风险、阅读方式上的劣势。为提升其传播效果,可从推广策略、舆论预判、表达技巧上进行优化。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深度报道;现状;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5-0098-02

1 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的意义1)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新闻媒体担负着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网络是一个新的舆论阵地,正确的舆论不去占领,错误的舆论就会充斥其中。”深度报道注重探究事件的来龙去脉,竭力逼近其本质,因而比一般的新闻报道更能说明问题,对舆论的影响自然不可小觑。近年来,微信公众号在网络舆论场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新闻媒体能更好发挥网上舆论引导的作用。

2)扩大媒体的品牌效应。从新闻产品设计来看,媒体应该充分用好新闻资源,将其转化成多种多样的媒介形态,收获更大的整体效益。当下,报刊等深度报道传统阵地式微,而新媒体发展势头旺盛。媒体应该紧跟趋势,及时将自己优质的新闻产品拓展到网络上,扩大自身的品牌效应。作为拥有大量用户的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有着强大的传播能力,恰好可以充当业务拓展的“新领地”。

3)满足部分用户高层次的信息需求。从“分众”的角度看,微信用户的信息需求各有不同。一般而言,对于那些勇于质疑、独立思考且理解能力较强的用户,只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他们更注重探寻新闻背后的东西。对于这种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微信公众号推出深度报道可使其满足。

2 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的现状

1)继承了“母体”的身份标识与辨识度。当下,主打深度报道的微信公众号有不少都有传统媒体作依托,如公众号“剥洋葱People”属于新京报社,“冰点周刊”与中青报紧密相连,“GQ 实验室”背后亦有杂志《智族GQ》,等等。这些“母体”往往有着丰富的深度报道经验,其水准经受了长时间的检验,在用户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微信公众号上的深度报道一般来自其“母体”,这使公众号的深度报道有了质量保障。再从评论区来看,一些用户在评价时不仅限于对当次的报道,还会流露出对媒体本身的印象,如“冰点质量一直很高”“感谢新京报这样的良心媒体”“南周就是不一样”等,表明了这些微信公众号受惠于内容的继承,将“母体”积累的身份标识和高辨识度也继承了下来。在信息海量的网络空间中,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传播优势。

2)用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相较于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设有评论区,为媒体和用户提供了互动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微信公众号上,尽管有的深度报道阅读量相对于一些“网络爆款”不是那么高,但很多都获得了数量可观且十分走心的评论。至于那些“10w+”的深度


报道自不必说。要知道,在“注意力随时转移”的网络阅读时代,用户能够做到这一点已属不易。他们或是被报道的话题所吸引,或是被作者的文笔所打动,选择在普遍快速浏览的节奏中停下来,认真地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感,展现了一定的思考深度。笔者认为,这一良好态势对于提升报道的话题热度、加强公众号与用户的联系有很大好处。

3)“关注”不等于阅读,部分存在传播效益不够稳定的情况。对于《南方周末》《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来说,一旦受众形成了购买习惯,或直接长期订阅,那么其深度报道的消费量在一段时间内就是有保障的,无论他们是否认真读完所有内容。但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用户关注并不代表一定会点开推送,即不一定消费其新闻产品。如果选择一段连续的时间进行观察,会发现部分公众号的阅读量并不稳定。以公众号“冰点周刊”为例,分析2018 5 (彼时距现在已有2 个多月的时间,阅读量基本固定下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的内容和阅读量可发现,尽管“冰点周刊”的深度报道质量较高,但阅读量起伏程度比较大,可达到四五万,也可能只有三四千。当然,其影响因素可能有多种,如对用户的定位、用户积累量、报道的话题热度等,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但能说明的是,在推送深度报道方面,部分公众号存在传播效益不够稳定的情况。高付出不一定带来高回报,这或许也是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要面临的问题。

4)相比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存在更大的舆论风险。深度报道常被评价为“有态度”的报道,主要是因为它在事实之外存在隐形的有价值的倾向或判断。而由于出发点等的差异,倾向与判断相较于事实更容易在受众和媒体之间产生分歧,这使得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舆论风险。传统媒体刊发深度报道,受众整体的反应情况难以有一个公共领域来直观展现。但作为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功能创造了这样的空间,各式各样的声音在此汇聚、交流、发展、演变,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迅速感知整体的舆论情况,并“螺旋式”地向一定方向放大、强化。此外,微信的转发功能与裂变式传播又促进了评论参与面的扩张,进一步增强了对舆论的影响。因而相比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需承担更大的舆论风险。例如“人物”公众号就曾以一篇《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引来众多媒体、网友批判记者甚至所在媒体的价值取向,一时影响不小。

5)编辑排版在努力迎合网文阅读规律,但滚动式阅读下的长文仍存在传播劣势。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规律与传统媒体不同,为了适应网文阅读特点,公众号对深度报道的编辑排版做了明显设计,如注重用小标题进行分节、缩短文章的段落长度、增大段落之间的距离、配图来进行视觉上的切分、在文前增加形式突出的提要等,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用户的阅读。但不可否认的是,深度报道普遍篇幅较长,不少公众号也在文前标上了字数与阅读时间以提示读者。以公众号“南方周末”“剥洋葱people”为例,其深度报道字数多为四五千,2 000 左右的较少,也出现过6 000 甚至更多;阅读时间大多在10 分钟左右:这些对于适应了碎片化信息的网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此外,滚动阅读长文不利于用户把握全文概貌,要想迅速定位或对比信息也比看报时难。换句话说,相比报刊,公众号推送深度报道实质上更近于线性传播,而注重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报道内容又属于网状的思维结构,这两者也存在矛盾。

3 提升建议

1)结合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优势,注重提升深度报道的推广策略。信息海量是网络空间的特征之一,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很容易被埋没。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度报道可谓“酒香也怕巷子深”。运营者应适当借鉴产品营销的理念,注重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推广,以对抗用户选择的不确定性。例如,公众号“冰点周刊”2018 年4 24 日表示开放转载权,合作方经联系加入白名单即可,无需付费。降低转载门槛,借助其他渠道扩大传播面,此举无疑是推广策略上的突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0f1908a9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