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辽宁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促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模式研究

时间:2023-01-19 09:34:3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辽宁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促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模式研究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大学生党员作为我党的新生力量,党性的教育至关重要。党性教育和红色历史不能分开,东北抗联14年的战斗史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浅析如何基于辽宁抗联红色文化资源构架党教育模式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党性。



标签:辽宁抗联 学生党员 红色文化 党性教育

一、背景

(一)辽宁抗联文化底蕴丰富

1)辽宁抗联红色文化悠久: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赵尚志、赵一曼和宋铁岩等众多名将在艰苦卓绝的14年战争中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气吞山河的殊死搏斗。在辽宁这片黑土上,朝阳市建有赵尚志纪念馆,本溪建有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在老和尚帽子山、龙道沟、关门山和老边沟等地均保存着东北抗联军的军事密营。



2)当地政府重视抗联文化:发力建设综合性区域红色文化产业体系,走抗联路已被列入全省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并成为了辽宁旅游产业的一大特色。政府对抗联文化传承大力支持。于2016年,坐落于本溪的杨靖宇纪念馆在市、县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市建工集团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其进行改扩建。



3全民积极参与宣傳抗联活动:区域红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血脉和灵魂,是区域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载体。辽宁人民始终不忘历史,一直以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为荣。



(二)当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爱党意识,对待事情有着阳光般的热情,喜欢讨论时事热点,对国家和国际发生的新闻事件有着独到的见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党的中流砥柱,是未来的发展潜能,有着这样的优秀青年对党和国家而言是一件幸事。



然而目前在校学生党员大多是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一代,他们个性鲜明,缺乏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组织归属感不强,对党的责任和义务有着不明确的概念,先锋意识较弱,除了党员头衔之外,普通同学并没有感受到来自党员同学的帮助,在面对集体的困难的问题上,学生党员第一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而非集体的利益,很难第一时间起到表范表率作用,缺乏利他意识的




概念,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目前急需帮助大学生党员去改善的问题。



二、基于辽宁抗联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党性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实例

了解与传承辽宁抗联文化以及精神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也具有极大的意义。于去年暑假期间,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了重走抗联路教育活动,旨在培育学生党员的党性,拉近学生和党组织的距离,增加归属感,激发利他精神的培育。



(一)前期准备

共有60余名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参与其中,出发前全体成员集体坐在多媒体教室仔细观看《东北抗联》纪录片,极大地增加了对辽宁抗联历史的了解,为实践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教育过程

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先后走访了龙道沟抗联密营遗址、东北抗联史陈列馆、辽沈战役纪念馆、赵尚志纪念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通过参观红色基地让学生们重回战火纷飞的岁月。



陈列的史实是当年抗日联军为了新中国艰苦奋斗的写照,更是抗联英雄们为了胜利浴血奋战的铁证。在教育实践之后,学生党员回到学校制作了PPT展示,在演讲的过程中结合图片视频为普通同学展现了一个立体的抗联历史,引起了群众对红色教育的基地的兴趣。在这过程中增加了党员的自身修养,达到了锤炼党性的目的。同时,每一个同学都自发地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此次重走抗联路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的心得感受,无形中宣传了辽宁抗联历史,很多亲朋也加入了重走抗联路的队伍中,起到了党员的先进性和表率性。



(三)总结经验和不足

1)在深入基地实践的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们的视野,在抗联红色基地中感受着先烈们的抗联精神,深受震撼,无一不被先烈们不畏吃苦,舍己为人的精神打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党性。此次实践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党课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普遍会认为内容枯燥空洞,容易造成学生党员对党性教育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但是通过该模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党性教育的趣味性,改变了此前单向灌输的教育形式,更有利于学生党员党性的培养。



2教育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模式可复制,作为教学经验可进行推广。然而作为基于辽宁抗联文化构架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培养模式仍然存在客观问题,例如经费问题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模式推广后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






三、多元化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

1)由学校、学院组织辽宁抗联文化知识竞赛。纵观这几年的历史教材,辽宁抗联历史乃至东北抗联历史鲜有提及,这也就造成了大学生们对辽宁抗联历史的模糊。在此前的调查中,有部分学生党员竟然不能说出抗联历史中的名将名字,这让教育工作者十分汗颜。因此,开展有关辽宁抗联文化知识竞赛是有必要的。



2)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观看红色文化教育影视资源。在如今和平的年代中,年轻人无法通过想象来了解战争的鲜血淋淋,战争的可怕远比他们认为的还要残酷。通过视听结合,能让大学生党员们了解到那段血与泪的历史,也可以让当下的青年真爱和平,知道当今的繁荣富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着军人们的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换来的。同时更会让党员更加靠近党组织,从而产生荣誉的归属感。



3利用自媒体的无门槛传播,可由学生党员组成一支优秀的自媒体团队,在微博、微信公账号等平台进行账号注册,并定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推送有关辽宁抗联红色资源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自媒体流量巨大,不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铭记抗联精神的同时,更是巩固和加强了大学生党员们的党性教育



4)整合辽宁抗联旅游资源,打造红色题材的旅游路线。学生党员中有来自辽宁各个城市土生土长的学子,对当地的抗联文化有着骨子血脉中的了解,利用暑假、寒假或是其余的课余时间在当地的博物馆和陈列馆义务担任讲解员,发扬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自觉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在宣传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的归属性感。



四、结语

学生党员是祖国未来砥砺奋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与党教育核心问题是需要党员牢固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基于辽宁抗联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有利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升服务意识。在校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红色教育不断提高党员自身的修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学生党员会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宁.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学习,201210.

[2]张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d1e63ab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