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大一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当我们在城市过着方便舒服的生活时,我们不应该忘记正在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农民与为我们修下水道的农民工。大家都知道农村的人往城市涌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很少知道也给农村带来的各种问题。 一 以后谁来当农民?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已不可避免。但是,很明显我们的农村却还没有做好准备。在西部有些地区的农村仍保留着原始的生产方式,使得明显劳动力不足的农村生产更为困难。某村三百来户一千多人,最多只有四百来个劳动力且大部分在四十岁以上,却要负责全村一千多亩的水稻和四千多亩甘蔗的抢种和抢收任务。农忙时忙不过来却雇不到一个人,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一带基本上每个家庭只有两个人。在乡下的时间里基本上看到的是四十上下的老夫老妻顶着烈日在田间用简单的收割工具劳作,收完了就用牛车拉回去。 二 农民的无奈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城市真的比农村好吗?农村就只能这样衰败下去吗?在调查中了解到,几年前,当谷贱伤农时,仍有不少青年留在村中,而现在农产品价格一路飘升,不仅青年们都出去,而且有的人全家弃农务工。为什么?原来其中有原委。 现在假设一个五口之家中有五亩田,十亩甘蔗地。根据当地的生产水平亩产粮700 斤(干重),按市场价折算约600 元,扣除种子,耕田,化肥农药,运费等费用亩纯收入约400 元(前几年300 元应不错),两季稻可纯收入4000 元, 1 / 3 但那是在未留自己吃的粮食前提下。在看甘蔗,十亩产蔗50 吨,以吨价250 元计毛收入12500 元,扣除化肥,农药,除草剂,运费等纯收入可达6500 元。(注明:以上假设建立在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的基础上。)在来看外出务工者的收入,即使没有文化的人在广东最低工资也有月600 百元年纯收入也有7200 元。若家中有三人在外即有两万多的年收入。相比之下,前者逊色多了。劳累一年四季全家也只有几千元的收入,同样是毫无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的农民和农民工,谁不愿意选择后者呢?当然,若西部农村像东部农村那样发达的话,相信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采访中,80% 的农村留守者表示渴望外出务工,只是出于年龄偏大,文化低等原因而留下;只有9% 表示不清楚,11% 表示离不开家这个根。 为什么农村生产困难重重呢?采访中遇到一个正在灌田的老农,以下是采访的一部分谈话: “大伯,您今年高寿?” “四十八。” “您是在给自家田喂水吗?没有帮工呐?” “是自家的,雇不到帮工啊,就老伴和我。” “村里人,您的邻居或亲友啊” “别提了,大家不都一样忙,况且老了,他们也不愿要我入伙了。家里那么多田地都是我俩弄完的,也累得全身是病了。赶明年二娃子考上大学,就把田地都租出去了。” “这片田就在河边,为什么不建个电灌站或在上头建个水坝而用水泵呢?” 2 / 3 “你不见那边有个吗,十年前的,坏了没人修。筑个坝就别提了,谁出钱,谁愿搞?先前有个人筑了个土坝,给乡亲们提供了方便。挨家去收米时乞丐似的得看别人脸色,后来也让人扒了再也没人筑。以后就有几家买水泵,没有的就跟他们借,可是长久也不是办法,买油得要钱啊,没人想要自己吃亏,后来就几乎家家都有了。” 三 原因 我们终于明白农民那么辛苦的缘由了。首先从农民自身方面来分析,农民们大多数文化较低,没有树立科技兴农的观念,比如种甘蔗以为施化肥越多产量越高,农药量越大杀虫效果越好;摆脱不了小农经济的束缚,缺乏互利合作的观念,例如在生产上完全可以几家合伙,一片小田可以整和为一块田,有利于收割机劳作和各种机械化操作;在水利建设方面利益统一不起来,若将每户买水泵用的资金集中起来建水坝,电灌站绰绰有余,但人们没有。 其次,政府部门的无作为造成政府职能完全没有体现。可以说政府不了解农民的难处与所求。农业科技根本下了乡到不了农民手中,为农民服务;我们可以发现若有政府出面拨一些资金组织农民的话,很多事情可很顺利办成。某村乡村公路与桥梁的建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可是为什么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就行不通呢?而十年前却能够为农民建了不少电灌站,这又是为什么呢? 四 后话 我们了解到党中央国务院为农村建设做出的努力,即中央宣布XX 年免农业税结束了我国农民几千年交皇粮的历史后,又宣布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青年到广大的农村去奋斗,农民也将不在盲目的涌向城市。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de39cde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