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老人节 孝亲敬老的历史 “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在《孝经》中,“孝”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视为“仁之内核”。李密就曾说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几千年来,“磕头”、“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灵”等仪式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内容。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孝亲敬老的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6.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为什么要孝亲敬老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人们进入老龄阶段、病残、丧偶、丧失劳动能力、超过退休年龄而无法工作或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家,能够得到家庭、社会的赡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终。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诚信礼仪之邦”。“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当今世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d049e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