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时间:2022-04-03 04:51: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偷菜

在古代,许多地方流传着中秋夜“做贼”的习俗.皓月当空,夜深人静的时候,未婚少女们偷偷地出动了,她们蹑手蹑脚,借着月色摸到别人家的菜地上偷菜.

相传,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3、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4、吃月饼

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5、送月饼

现代特别流行的中秋送月饼风俗明代已开始流行.崇祯《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6、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7、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环形大眼,三角眉,面色粉白,染着粉红色的脸蛋,表情不失童稚又透着一股英气、机灵劲儿,非常可爱.


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8、玩月

中秋玩月,今人称之为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贪者多寄圩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

当然,古人玩月,并不仅仅是只玩赏中天朗月,而往往是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连带在一起观赏,比如着名的景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等,无疑都是人们中秋玩月的绝好所在.

9、吃芋头

中秋时节,正是收获芋头的好时节,在一些地方,中秋夜一家人聚在院子里,沐浴在皎洁的月色中吃的不是月饼,而是芋头.人们把一大锅芋头带皮煮熟,先以芋头来祭拜祖先,然后围坐在一起剥芋头皮,把剥好的芋头吃掉.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



关于这一习俗,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蒙古军灭了南宋,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其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今犹存.清朝的《潮州府志》中有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中秋食芋头,也有寓意辟邪消灾,或不信鬼邪之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324ec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