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电”经验借鉴思考 摘要:“煤改电”是政府主导和推动的一项政策性、专业性、系统性较强的综合性工程。对供电企业来说,“煤改电”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场战役、一项使命、一份责任。涉及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衔接,全过程的协同联动,不止用户换表接电,更隐含着农村电网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冬季到来前做好建设、运维及应急抢修的整套准备,让电采暖用得好、用得安全,用得放心,让“煤改电”的社会、环境、经济综合价值创造最大化。 关键词:煤改电;环保;安全 0 引言 大气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提出了“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的奋斗目标,并明确了“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长三角区域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0%左右”的考核指标。 1 “煤改电”原因及现状 1.1“煤改电”原因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显著增加,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燃煤取暖是影响冬季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煤改电”工程对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一年户均燃烧1吨煤,产生二氧化碳2.62吨、二氧化硫8.5千克、氮氧化物7.4千克计算,核心区内20万“煤改电”居民客户,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2.4万吨、二氧化硫170万千克、氮氧化物148万千克。研究表明,燃煤、燃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治理散煤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核心,重点破解冬季采暖燃煤散烧顽疾。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大气污染治理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逐渐趋于平稳并有序增长,用电量大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部分关停,供电企业增供扩销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深入推进“煤改电”等电能替代工作,是供电企业转变经营意识、改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 加快实施“煤改电”工程是我国下大气力治理大气污染,积极探索和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消费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煤改电”是环保工程、质量工程、也是民心工程,紧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个替代”的电能替代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高效组织、安全第一、技术引领、提升服务、全力推进”的工作思路。 1.2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煤改电”现状 “煤改电”后,国网山西电力相当于接管了一个热电企业的社会供暖服务职能,企业社会责任边界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受交通环境等因素影响,供电企业在电源通道、故障应急抢修、涉及供暖线路台区的运维巡视等内部管理方面都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和资源配置。 无论是改造工程还是运行维护,国网山西电力都提供专业、可靠的服务和保障,让用户、企业、供暖单位无后顾之忧。在工程改造施工中,按照标准化建设理念,制定《“煤改电”建设改造技术原则》,保证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落实。供电容量按照“一步到位”标准进行改造,同时确保差异化实施和精准投资。“煤改电”建设区域从所用线缆的选取,到网架结构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标准,均按照高标准执行,保证充足供电能力和高可靠性供电保障;出台《推进城乡采暖“煤改电”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采暖“煤改电”试点,逐步替代传统燃煤小锅炉,消纳富余电力,保障居民采暖,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推进城乡供热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在电网建设方面,通过“煤改电”农村配网改造提升,缩小了农村和城市电网基础设施差距,在电力资源配置上,农村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供电保障水平。 为满足“煤改电”高可靠性用电需求,“煤改电”试点地区建立应急供电抢修中心,采暖区域按照“网格化”实施运维,设备和人员以属地化管理,确保日常巡视运维和故障应急抢修的快速有效。针对“煤改电”地区的供电保障,“煤改电”试点地区在现有供电应急抢修资源上,共享应急资源信息、共抓应急联合演练,共促应急联动,共建覆盖的应急辐射网,共谋煤改电配网应急抢修协同机制,确保抢修效率和协同调度能力,实现跨区域协同支援,提升“煤改电”区域供电服务水平。 2016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共实施电能替代项目336个,替代电量57.79亿千瓦时。其中,作为城乡采暖“煤改电”试点的太原市、大同市、晋中市平遥古城新增“煤改电”客户5000余户,报装容量超过1万千伏安,仅1个采暖期就增加电量6000多万千瓦时。 2 “煤改电”存在的难点及推广策略 (1)煤炭价格持续走低,考虑到综合运营成本,多数用户持观望态度,得过且过; (2)通过运行费用对比可以看出能源价格是主要影响因素,燃气价格和现有的谷电价格相当,电价可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在实际电能替代项目跟进中,燃气公司各分公司在争取用户时相当大的自主权,如燃气管网接入费用的收费变动和供气单价的个性化谈判,都对电力替代工作的具体开展造成实质性的阻碍; (4)用户已有电力电容余量受限,电力增容的成本和操作程序的繁杂使用户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 考虑到上述难点,“煤改电”的推广工作更加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用户燃煤锅炉排放物的监督检查力度,鼓励各地方政府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出台更加严格的分散燃煤、燃油设施的限制性、禁止性环保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能替代的散烧煤、燃油切实压减。 同时,供电企业积极为用户争取锅炉改造补贴政策,优化电能替代价格机制。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将因电能替代引起的合理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纳入相应配电网企业有效资产,将合理运营成本计入输配电准许成本,并科学核定分用户类别分电压等级电能替代输配电价。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通过适当扩大峰谷电价价差、合理设定低谷时段等方式,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消费、促进移峰填谷的作用,最终实现用户能源费用的节约和售电市场的增长。 3“煤改电”改造实例 某中医院原采用一台1吨的燃煤锅炉供应医院消毒、生活热水及开水,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下,需要拆除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替代原有燃煤锅炉,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得知其即将进行改造的消息后公司多次前往改中医院推广电能替代技术,解读电能替代的相关优惠政策,最终向医院提出了“煤改电”的方案,充分利用夜间谷电,以电热水锅炉替代煤锅炉满足医院生活热水及开水供应。 经过多次的现场调研,院方最终敲定以一台20吨的蓄热式电热水锅炉供应医院生活热水。项目投资约二十八万元,包含设备购置、管道架设、设备安装调试。由于该用户为双电源用户,依据最新的电能替代优惠政策,公司还向其退还了因“煤改电”项目引起的增容部分的高可靠性费用92400元(高可靠性费用为每千伏安220元)。该中医院往年年耗煤800吨,折合标煤570吨,工业锅炉每燃烧一吨标准煤,就产生二氧化碳2620kg,二氧化硫8.5kg,氮氧化物7.4kg,“煤改电”后,医院不再烧煤,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493吨,二氧化硫排放4.8吨,氮氧化物4.2吨,极大地改善了医院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 “煤改电”造价并非用户想象中的那么高昂,在充分利用谷电基础上的蓄热电锅炉相比于燃气锅炉更加的经济、安全、环保,其市场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推广。 4结束语 “煤改电”工程让电力公司结合社会需求、民生需求、用户需求,探索实践出一条综合能源供应的发展模式,让企业在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方面,寻求精益、共赢的方法路径。 参考文献: [1]电能替代: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电网杂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8ceabb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