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经典短篇作品,它的结局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冰山原理的运用及开放式的结尾使得故事的结局扑朔迷离,女孩堕胎与否为研究者提供了无数遐想空间。本文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及结尾部分对作品的结局进行了相对合理的探究。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旱期作品之一。选自《没有女人的男人》,发表于1927年。海明威说过关于此文的来源:“我在普鲁尼尔遇见一位姑娘,我是在吃中饭之前到那儿吃牡蛎去的。我知道她已经打过一次胎。我走了过去,同她聊天,不是聊打胎这件事,但是在回去的路我想到这篇故事,连午餐都没有吃,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把它赶了出来。”(Dong 1)当然这不能说明文章的结局就是女孩去打胎。还得从内容入手去探究。 在此文中,除了几处必要的景物描写,其他大部分是两个恋人之间的对话。读者得知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上下文的暗示。海明威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作。冰山露出水面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藏在水面之下的。你删去你所了解的任何东西,这只会加厚你的冰山。那是不露出水面的部分。如果作家所略去的是他不了解的东西,那么他的小说就会出现漏洞。”(Dong 2)此文,海明威即运用了冰山原理,把象征和隐喻运用到极致,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女孩在西班牙的一个小站等候去马德里的火车,双方在等车期间发生了争执,争执的焦点是要不要去堕胎。最后男人放完旅行回来,问女孩:“你觉得好些了吗?”女孩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小说就此戛然而止。至于有没有堕胎未交代。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究此文结局,解读海明威隐藏在水下“八分之七”的思想情感。 一、 对话分析 此文大部分内容是对话,黄国文先生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指出:“文学作品中的对话并不是随意堆砌起来的而是作家用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态度、感情和传递会话含义的有效手段。”(Zhao 38)作者试图通过分析人物在对话中支配权的转换,解读人物情感态度的变化,以探究故事结局。 第一部分对话(Chen 321)由女孩引出,女孩脱下帽子,可以看出女孩想把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摊开。女孩主动说话,占主导。男人答非所问,并没有配合女孩的问话。表明他们之间关系不和。 第二部分对话(Chen 321),女孩借白象引出话题,“白象”一词源于印度,指大二无用的东西。白象在此暗指胎儿。女孩委婉的提出这个问题,而男人的回应显得有些烦躁,语气生硬,不带感情,女孩有些不满,气氛开始紧张,争端将要露出水面。 第三部分对话(Chen 322)借女孩尝试新饮料,暗示女孩想尝试一种有孩子,有家的稳定生活。女孩说样样东西都甜丝丝的像甘草,特别是一个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东西,简直就像苦艾酒一样。说明女孩心中所想象的未来生活是美好的。后面女孩说:“看上去并不真像一群白象”与前面说的有些矛盾,表明女孩对怀孕态度的转变,她觉得怀孕也许是件好事。 第四部分对话(Chen 323)男人首先发话并开门见山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堕胎是小事,不堕胎直接影响他们的关系。女孩开始选择沉默,之后问堕胎后他们的关系将怎样,并没有直接或强烈的反对堕胎,说明女孩对他们的关系产生质疑。从对话中看出,男人对女孩的承诺是虚假的,他自私又事故,根本没把感情当回事,更不会考虑女孩的幸福与否。他追求的是放荡的,不负责的堕落生活。这与女孩的向往背道而驰,女孩感到无奈又无助。 第五部分对话(Chen 324)争执达到了高潮,女孩彻底绝望了,她的爱情结束了,她受够了这个男人的虚情假意,堕胎是必然的,爱情的幻灭也是必然的。男人仍未妥协,让他不要说这件事都做不到,还要女孩连续用七个“请”甚至尖叫来阻止。更别说替女孩考虑了。此时男人的话语占主导,显然影响了女孩的选择。男人的话越多给女孩带来的压力越大。 二、 结尾解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9f51ef95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