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开山祖师——王重阳 一 弃小官入道 甘河镇遇仙 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威德,入道后再改名吉吉,字知明,号重阳子,又自号王三、王疯子、王害风。陕西威阳大魏村人,后迁居户县刘蒋村。 王重阳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其母怀孕长达二十四个月零十八天而生。自幼美须髯,目长于口,身长六尺余,形质魁伟,任气豪侠,善于辞辩,闻名于乡里。 王重阳生于一个富豪之家,自幼接受儒家教育,修进士业,才思敏捷,善于文章,一心一意走做官的道路。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陕西威阳被金兵占领,同时,儿皇帝刘豫被金人立于北京。第二年,金人以陕西地赐刘豫,国号齐,年号阜昌。阜昌年间(公元1130--1137年),王重阳曾应齐礼部试而未中。不久,伪齐被废,陕西地完全由金人管辖。 金熙宗天春元年(公元1138年),下诏开科取士,王重阳为应进士试,特改名德威,字世雄,弃文习武,考中了武举,一直到四十七岁,只做过蝇蝇小吏。 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六月,四十八岁的王重阳,任户县甘河镇(今甘河乡)监酒税的小官,去屠市中饮酒食肉,忽遇一模一样的两个人被发被毡,十分惊异。他跟随二人到一个僻静处,行了礼。二人异口同声说:“此子可教矣!”于是,授予王重阳口诀,后飘然而去。这说是历史上有名的“甘河遇仙”的故事。 王重阳甘河遇仙后,慨然弃官入道,特改名吉吉,字知明,号重阳子,又号王害风,于甘河之南的南时村,深挖洞穴,居内修炼,名为“活死人墓”,外边挂着“王害风之灵位”的牌子。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王重阳功满道成,填满墓穴,迁居终南山下刘蒋村北,结庵修炼。同来修炼的还有和玉蟾,李灵阳二人。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夏天,王重阳突发奇想,焚烧了修道的草庵,辞别了同修的和玉蟾,李灵阳等人,东出潼关,决心去山东传道。 二 题诗上清宫 开教宁海州 王重阳离开刘蒋村时,只带了一只小铁罐子作乞食用,疯疯癫癫地徒步东行。炎夏五月,王重阳风餐露宿,沿路乞讨,到了洛阳,虽失隋唐景象,却还保存了北宋以来的王都余韵,他无心浏览洛河两岸的断垣残壁,更无意欣赏这“天津晓月”,便一大早出了残破的“徽安门”,沿着崎岖幽深的山道,登上了邙山最高峰--翠云峰。观瞻了翠云峰上的“敕建上清宫”。上清宫创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到王重阳参访时,己经历了五百零五年,这期间饱尝了安史之乱和宋金战争,虽没有昔日的辉煌,却仍保留那种庄严、雄伟的气派。大殿内的老君石雕像依然端坐,慈祥,宫壁上残留的吴道子大型壁画《五圣千官图》和北宋武宗元的《三十六天帝像》,己经剥蚀残落,但局部轮廓仍清晰可见,唐宋道家风韵,高迈千古,仍激励着后来的悟道者。王重阳参访了上清宫各大殿的神像、壁画和各种设施之后十公分激动,对这次东游传道增强了信心,目标也更加明确,于是,胸有成竹地在上清宫大殿侧壁上,举笔题写了《题上清宫》诗一首:丘谭王风捉马刘,昆嵛顶上打玉球,你还般在寰海内,赢得三千八百筹。王重阳题诗之后,十分相信,他昂首挺胸又高声吟诵了一遍,高大空旷的大殿内回声荡漾。住持道人和前来参访的信众看着这位疯道人和他的题诗,不解其意,也都一目了之。王重阳毫不理会这一切,带着他的铁罐子食具。在巡游了上清宫一周之后,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山门,又回头凝望了一会儿,便顺着原路下山向着洛阳城走去。你道王重阳这首上清宫题壁诗,可不是一般的即景抒情,也不是一般的谈情说理,而是把自己这次出行山东传道,所招收的弟子的大姓都提前公之于众,真是玄中之玄,奇中之奇!因为王重阳根本没去过山东,又没有人和他联系过,在以后的传道过程中,又怎么一定是“丘、谭、马、刘”同时成了他的弟子呢?然而,两年间,现实验证了王重阳的上清宫题诗的结论是千真万确的! 王重阳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跨山渡水,于七月十八日到达了山东半岛的宁海州(今牟平县)。在范明叔的“遇仙亭”,马丹阳酒酣后题诗曰: “抱元守一是功夫,懒汉至今一也无。终日衔杯畅神思,醉中却有哪人扶?” 恰巧,王重阳到了“遇仙亭”。丹阳见他非常人,便问:“尔从何方来?” 重阳答:“路远数千,特来扶醉人耳!”在场众人都十分惊异。丹阳又问:“何名四道?” 重阳答:“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二人便攀道谈法,甚是契机。于是,马丹阳邀王重阳到其家中,其妻隔帘视重阳,也觉非常人。王重阳虽与马丹阳志趣相投,诗词酬唱,奉和无隙,但就是不愿入道。王重阳在马丹阳家建“金真庵”,以自己的现身说法成百上千次地感化马丹阳,让其出家入道。马丹阳终于第二年大定八年二月初八日才正式弃家入道。这月底,重阳挈丹阳等人到莱阳县昆嵛山石门口,开烟霞洞居住传道。王重阳到宁海州结马丹阳为道友,远近传为佳话,大定七年九月,栖霞人丘处机到全真庵向王重阳求道问法,即正式入道,拜王重阳为师。重阳给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大定七年冬,王重阳锁门王不居时,宁海人谭处端来求见,主要求王重阳给他治瘫痪病。王重阳闭门不见,谭处端在寒风中坚守到晚上,接连不断地轻叩其门。王重阳感其诚,迎接到住室,二人谈锋相契,当晚同榻而卧,次日一早,谭处端一下床,身舒如初,病魔全消。谭处端即拜重阳为师,弃家入道。大定八年二月初八日,就在马丹阳出家入道的这天,从牛仙山来的王玉阳,请求入道,重阳问:“汝肯从吾否?”玉阳答:“仆所愿也,敢不听命。”重阳即收为徒,给他取名处一,号玉阳子。三月,郝大通来烟霞洞要求出家,重阳即收为徒,给他取名大通号广宁子。时年二十九岁。郝原名璘,号恬然子,自称太古道人。八月八日,王重阳带领丘、谭、马、王、郝五人迁居文登县立“七宝会”。 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春,王玉阳辞别王重阳居查山。四月,王重阳率马、谭、丘、郝千居宁海“金莲堂”。 不久,马丹阳妻孙不二弃家抛子来“金莲堂”出家入道,拜王重阳为师。重阳特赐法名孙不二,号清静散人,授以“天符云篆秘诀”。 八月,王重阳率众弟子到宁海“三教金莲会”。 九月,王重阳赴登州福山县立“三教三光会”,又在登州蓬莱岛倡道。武官的刘处玄前来入道,拜王重阳为师。重阳给他取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时年二十三岁。 至此,“七真”收全。上清宫题诗的所有姓氏,都水归大海似地全部流到王重阳的全真道内。 十月,王重阳携丘、刘、谭、马四人在莱州(今掖县)立“三教平等会”。 王重阳往来奔走于登州、莱州、宁海州三州之间,在短短的两年内,建立了“三州五会”,一时间,风起云涌,入会者千余人。 王重阳在山东完成建立全真教之后,即率众弟子准备西入关中传教。 三 仙逝南京城 归葬重阳宫 金大定九年十月,王重阳在莱州成立了“三教平等会”组织之后,即率马、丘、谭、刘四弟子一同西行,入冬,抵达南京(今开封),寓居磁器王氏的旅馆中。王氏对他不礼貌,又毁谤他。王重阳说:“吾居之地,他日当令子孙卜筑于此。”王氏认为王重阳在发狂言。但在六十四年后,栖云真人王志谨挈其徒落脚于此,一座壮丽的殿宇,出现在原址上,后名重阳宫,又名朝元宫,最后定名为延庆观,至今犹存。 王重阳暂住南京后,又收了开封名流孟宗献为弟子。 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正月初,王重阳作了《竹杖歌》诗一首示于四弟子,诗曰:“一条竹杖名无着,节节生辉灼灼,伟矣虚心直又端,里头都是灵丹药。不摇不动自闲闲,应扬随机能做作。海上专寻知友来,有谁堪可教谁托。昨霄梦里见诸虬,内有四虬能跳跃。杖一引,移一脚,顶中迸进银丝索。攒眉露目振精神,吐出灵珠光闪灼。明艳挑来固然乐,白云不负红霞约。” 王重阳以竹杖自比,诗中“四虬”即“四真”,有了四真作依托,他要如约而去。传说王重阳礼泉遇仙师留秘语说:“九转成,入南京,得知友,赴蓬瀛”。他现在既“得知友”,即将“赴蓬瀛”了。还在王重阳五十三岁时,他在终南镇上清太平宫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两个先生决定来,一灵真性诚搜刷。”他早就预测到自己的大限为五十八岁,恰好本年为五十八岁的临届年。 正月初四这一天,马丹阳听了师傅的《竹杖歌》后,悲泣不己。众友劝说:“不可违仙师之约。”丹阳说:“人道区区,尚无所得,吾师弃我,遑遑可归?”王重阳说:“丹阳己得到,长真己知道,吾无虑矣!处机所学一听丹阳;处玄、长真当领管之。吾今赴师真之约耳!”丹阳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af9718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