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九 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 四 月 芳 菲 尽, 山 寺 桃 花 始 盛 开。 常 恨 春 归 无 觅 处, 不 知 转 入 此 中 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 看 成 岭 侧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面 目, 只 缘 生 在 此山 中。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宋)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积峡忽复启, 峦垅有合沓, 昼夜蔽日月,遂复经圆缺。 平途俄已绝。 往来无踪辙。 冬夏共霜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cbf03d102de2bd970588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