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洗耳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3-03-09 03:09: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许由洗耳的历史典故

上古有这么位贤人,深受尧的喜欢。他的名字叫许由,他有一段佳话是关于洗耳的。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讲一下许由洗耳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上古有位贤人叫许由,他品格端方,淡泊名利,赢得了帝尧的尊重,不仅多次向他请教处世为君之道,甚至想要把首领之位禅让给他。许由不但不接受,而且逃到颍水之滨的箕山脚下隐居。后来,尧又想委任他做九州长,结果不等传达的人说完,许由就忙不迭地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意让这种世俗的声音玷污了自己的清听。此时,他的隐士朋友巢父正好牵牛经过,闻听此事后,语带讥诮地说:“你如果一直居于深山,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做,只是故作清高,沽名钓誉罢了,我还怕这水被你污染,牛喝了会害病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饮水去了。

巢父的话揭示了隐士的悖论:真正的隐士注定无名,早已湮灭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隐士”大多只是虚构或表演给世人看的。至于那些宣扬隐逸精神的士人,多是将其视为处世策略,他们向往的还是“道隐则隐,道显则显”的`潇洒境界。

许由洗耳的故事能够被后世传诵,关键在于它反映了文人对政治的复杂情感——既希望得到权力的眷顾,又不愿意放弃独立的人格。同时,还表明了一种姿态,即使是被儒家看作黄金时代的尧舜治世,也不能羁绊文人高洁的心灵,更遑论其他时代了。因此,“许由洗耳”为各种艺术作品广泛引用,虽然表现手法各有不同,但都着重以“洗耳”表明文人的高洁和自爱。

【拓展】故事

传说,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


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许由就把消息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的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弄脏这清溪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示例

【许由洗耳】《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汉赵岐注:“乐道守志,若许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巢由洗耳】李白《山人劝酒》诗:“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又《笑歌行》:“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巢父洗耳】《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洗耳】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诗之二:“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苏轼《送江公著知吉州》诗:“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辛弃疾《贺新郎·严和之好古博雅》词:“已被尧知方洗耳,毕竟尘污人了。”又《夜游宫·苦谷客》词:“说得口干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

【巢由耳】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调养圣贤心,洗荡巢由耳。”

【洗耳翁】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四:“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洗耳高人】陆游《秋晚杂兴》诗之六:“洗耳高人耻见尧,看渠应不爱弓招,精神徇物那能久,刀砺君看日日消。”

【幸可饮牛】苏轼《江月五首》之三:“驱云扫众宿,俯仰迷空水,幸可饮我牛,不须违洗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fdc17c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4.html